一封连锁信
发布时间:2012年2月20日 更新时间:2024年6月2日
作者:刘振荣 文章ID:1568 浏览:
作者:刘振荣 文章ID:1568 浏览:
“张莉!你的信。”背着书包的李梅手里举着一封信,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
“我的信?谁会给我写信呢?”张莉把眼睛从书本上抬起来困惑地望着李梅。
“真的!是传达室张大爷让我捎给你的。奇怪的是上面没有发信人的地址。喏!给你。”
“什么?匿名信?我的天!是不是里边装着子弹呀?”本来脸就白的李莉,一下子变得更白了。手没敢去接信,只是死死地盯着它,她像要看出里面藏着什么秘密。
“哎呀!现在哪儿还有什么恐吓信,我替你拆开。”性急的李梅等得不耐烦,三下五除二,撕开信封,展开信纸,正要递给张莉,忽然,她的手停住了,惊叫道:“啊!是一封匿名连锁信!”
正在上早自习的同学们乱了,呼啦一下子把她俩围住了,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着李梅手里的信纸。信,是这样写的:
这是一封连锁信,请不要把它中断,将在(有)幸福从天降。收信人照抄20份,父母朋友钧(均)可,不留本人地止(址)。必须在96小时内寄出,您将会得到幸福。否则,就会有灾难降临。这决不是迷信……此信是瑞典一位教授寄出的……
“哈哈,我从报刊上看到过这种信,可人家随信都要寄出一元钱或一件礼物哇!”班里的“小博士”一边说一边使劲抖落信封,但什么也没倒出来。
“我也在青年报上见过,一模一样!但是,无论如何也料想不到,这事也会出现在咱们这个外人不知道的小山村里呀!”一位同学说,脸上流露出抑制不住的惊奇。
“这可怎么办呢?”张莉求救似地望着大家,话音里带着一丝哭腔。
一句话引起大家议论纷纷:你说写,他说不写,各有各的理儿,叽叽喳喳地争论着。弄得张莉一会瞅瞅这个,一会望望那个,平时的沉稳劲儿全没了。
“张莉,你还是写了吧!你看这信上的例子:‘一位老农按照方法寄出后得了20元;另一个人将信中断后丧了命,他的妻子寄出后得了20元;有一位叫李江的人发信后,考取了大学;而一位小姐不信,接到信撕掉,不久死亡……有凭有据。何况咱们眼看就期末考试了,写了,万一考个全优不就好了吗?”一位女同学怀着侥幸心理说。
张莉真被说动了。她拿出纸来,铺在课桌上。
“唉!你们女生就是这样,平时说起迷信,谁都说不信。可是事到临头,都成了兔子胆了。就凭一张信纸就把你们吓成这样,没出息!要是我,早把它扯了!”一位男生讽刺地说,颇有些男子汉的气概。那女生脸一红,没吱声。
“照我看,以咱们集体名义写几封,要有幸福呢咱们同享,每人得一份;要有灾祸呢咱们同担,每人分它几十分之一,这不就减轻了吗?”都急死人了,王刚还没有忘记开玩笑。
但是,这句话似乎提醒了大家,竟有人同意试试看,只是话一出口,就被驳回了:“得了得了,还想让别人也吓得坐卧不安,这未免太缺德了!”
同学们一听,说得也在理,便谁也不言语了。张莉咬着笔杆儿在那儿发楞。
这时,一直保持沉默、在咱班里小有名气的“侦探”开口了:“这封信是假的。为什么呢?大家请想,既是瑞典教授寄出的,他多半用本国文字,第一个收信人必须翻译好才能寄给别人。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人的文化程度一定不低。可是,使人纳闷的是,这里面竟有许多错别字:‘均’写成‘钧’,‘址’错成‘止’。至于那些例子,纯粹的瞎编,根本不符合事实。一定有人搞破坏,闹得人心惶惶,影响大家学习……”
真棒!不愧是“侦探”,证据确凿,理由充足,同学们的疑虑、担心打消了许多,张莉也不像刚才那样惊慌失措了。
“这样吧,咱们来个实验。”班长习惯地推推眼镜。
“实验?”同学们有些惊疑。
“不写信,三天过后,看大家出什么事,看看这封信到底灵不灵。注意,千万别叫老师知道,省得影响实验。”
大家听了都拍手赞成。
……
难熬而让人感得新奇的实验开始了,大家做事都特别小心仔细。每天到校第一件事,就是互相询问,看出了什么事没有,需要不需要帮忙……
这样,一天,两天,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了,有些人的心情也越来越紧张。
到了第四天早晨,同学们都早早地来到学校,好像等待判决似的,听着班长点名。
“50名,一个不少!”
“哦!我们胜利了!连锁信是骗人的!”同学们不禁欢呼起来。张莉激动得红了脸,哧儿,哧儿,把连锁信撕了个粉碎。
“别笑了,我出了事了。”王刚的话,有如晴天霹雷,同学们都愣住了,班里静得怕人。王刚摘下帽子摸了一下头,故意哭丧着脸说:“爸爸给我剃了个倍儿光的和尚头。”
“哈……”同学们被囚禁的笑声,又冲破喉咙。这笑声是那样清脆动人,溢出教室,冲出校园,久久地回荡在湛蓝的天空中……
“我的信?谁会给我写信呢?”张莉把眼睛从书本上抬起来困惑地望着李梅。
“真的!是传达室张大爷让我捎给你的。奇怪的是上面没有发信人的地址。喏!给你。”
“什么?匿名信?我的天!是不是里边装着子弹呀?”本来脸就白的李莉,一下子变得更白了。手没敢去接信,只是死死地盯着它,她像要看出里面藏着什么秘密。
“哎呀!现在哪儿还有什么恐吓信,我替你拆开。”性急的李梅等得不耐烦,三下五除二,撕开信封,展开信纸,正要递给张莉,忽然,她的手停住了,惊叫道:“啊!是一封匿名连锁信!”
正在上早自习的同学们乱了,呼啦一下子把她俩围住了,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着李梅手里的信纸。信,是这样写的:
这是一封连锁信,请不要把它中断,将在(有)幸福从天降。收信人照抄20份,父母朋友钧(均)可,不留本人地止(址)。必须在96小时内寄出,您将会得到幸福。否则,就会有灾难降临。这决不是迷信……此信是瑞典一位教授寄出的……
“哈哈,我从报刊上看到过这种信,可人家随信都要寄出一元钱或一件礼物哇!”班里的“小博士”一边说一边使劲抖落信封,但什么也没倒出来。
“我也在青年报上见过,一模一样!但是,无论如何也料想不到,这事也会出现在咱们这个外人不知道的小山村里呀!”一位同学说,脸上流露出抑制不住的惊奇。
“这可怎么办呢?”张莉求救似地望着大家,话音里带着一丝哭腔。
一句话引起大家议论纷纷:你说写,他说不写,各有各的理儿,叽叽喳喳地争论着。弄得张莉一会瞅瞅这个,一会望望那个,平时的沉稳劲儿全没了。
“张莉,你还是写了吧!你看这信上的例子:‘一位老农按照方法寄出后得了20元;另一个人将信中断后丧了命,他的妻子寄出后得了20元;有一位叫李江的人发信后,考取了大学;而一位小姐不信,接到信撕掉,不久死亡……有凭有据。何况咱们眼看就期末考试了,写了,万一考个全优不就好了吗?”一位女同学怀着侥幸心理说。
张莉真被说动了。她拿出纸来,铺在课桌上。
“唉!你们女生就是这样,平时说起迷信,谁都说不信。可是事到临头,都成了兔子胆了。就凭一张信纸就把你们吓成这样,没出息!要是我,早把它扯了!”一位男生讽刺地说,颇有些男子汉的气概。那女生脸一红,没吱声。
“照我看,以咱们集体名义写几封,要有幸福呢咱们同享,每人得一份;要有灾祸呢咱们同担,每人分它几十分之一,这不就减轻了吗?”都急死人了,王刚还没有忘记开玩笑。
但是,这句话似乎提醒了大家,竟有人同意试试看,只是话一出口,就被驳回了:“得了得了,还想让别人也吓得坐卧不安,这未免太缺德了!”
同学们一听,说得也在理,便谁也不言语了。张莉咬着笔杆儿在那儿发楞。
这时,一直保持沉默、在咱班里小有名气的“侦探”开口了:“这封信是假的。为什么呢?大家请想,既是瑞典教授寄出的,他多半用本国文字,第一个收信人必须翻译好才能寄给别人。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人的文化程度一定不低。可是,使人纳闷的是,这里面竟有许多错别字:‘均’写成‘钧’,‘址’错成‘止’。至于那些例子,纯粹的瞎编,根本不符合事实。一定有人搞破坏,闹得人心惶惶,影响大家学习……”
真棒!不愧是“侦探”,证据确凿,理由充足,同学们的疑虑、担心打消了许多,张莉也不像刚才那样惊慌失措了。
“这样吧,咱们来个实验。”班长习惯地推推眼镜。
“实验?”同学们有些惊疑。
“不写信,三天过后,看大家出什么事,看看这封信到底灵不灵。注意,千万别叫老师知道,省得影响实验。”
大家听了都拍手赞成。
……
难熬而让人感得新奇的实验开始了,大家做事都特别小心仔细。每天到校第一件事,就是互相询问,看出了什么事没有,需要不需要帮忙……
这样,一天,两天,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了,有些人的心情也越来越紧张。
到了第四天早晨,同学们都早早地来到学校,好像等待判决似的,听着班长点名。
“50名,一个不少!”
“哦!我们胜利了!连锁信是骗人的!”同学们不禁欢呼起来。张莉激动得红了脸,哧儿,哧儿,把连锁信撕了个粉碎。
“别笑了,我出了事了。”王刚的话,有如晴天霹雷,同学们都愣住了,班里静得怕人。王刚摘下帽子摸了一下头,故意哭丧着脸说:“爸爸给我剃了个倍儿光的和尚头。”
“哈……”同学们被囚禁的笑声,又冲破喉咙。这笑声是那样清脆动人,溢出教室,冲出校园,久久地回荡在湛蓝的天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