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的美感
发布时间:2012年3月10日 更新时间:2024年6月6日
作者:杨世屠 文章ID:1866 浏览:
作者:杨世屠 文章ID:1866 浏览:
缘于一个笔会,我从中国的东南一隅乘飞机斜贯中国,到西北最远端的伊犁。在飞机上看西域夜色,有一种新奇的感觉,这种新奇来自于时区的差别与视觉角度的错位。
晚上十点,飞机将抵乌鲁木齐,这时,北京时区的人们早已沉浸在茫茫夜色中几个钟头了,而这里却只近黄昏。飞机开始下降,从舷窗上看西域,山脉安静地横陈于半明半暗的黄昏景色,不知是大名鼎鼎的天山山脉,或是名闻遐迩的祁连山脉,积雪的峰顶开始露出,云层下是一片深蓝灰色的天空,更像神秘的海洋。沟壑纵横的山脉,白的是积雪,蓝的是山体,像许多蓝白相间的岛屿,轻盈地漂浮在蓝域之中,无边无际,周遭一片神秘。只有在飞机上,才能体验到山脉的壮观。
从天上看地面,除了距离上的一种“隔”之外,更主要的是视觉角度上的不同。面对这一片陌生的风景,神情有点恍惚起来,时空感觉变得虚无缥缈,思绪如暗礁,在红尘大潮退下的时候,便显山露水,迂回翩然。
古人俯瞰山川河流,只能“登泰山而小天下”,在“会当凌绝顶”的山峰上斜瞰,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的眼界被局限,没能超脱出“尘寰”,以一种“局外”心态,来看这烟云环绕,沟壑纵横,古老的蓝色星球。
我想,那些成天对着天文望远镜观察宇宙天体的天文学家们,面对大到不可想象、神秘莫测的宇宙,不知心里想些什么。宇宙以其鸿篇巨制,曾多少次震慑我的灵魂。
西域本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天山更是“怪侠”、“异人”的出没之地。中国古代似乎有三条神秘莫测的路:一条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山重水复、魔怪出没的“天路”,这是古代对“天”之神秘的一种敬畏;一条是东向海域,瀛洲、方丈、蓬莱仙岛的“山在虚无缥缈间”,五云缭绕、仙姝出没的“海路”,这是古人对海之浩瀚的憧憬;另一条便是翻越天山,跨越戈壁的“陆路”,十五世纪,意大利大旅行家马可·波罗笔下的“丝绸之路”,便是沿天山山脉,河西走廊,这么一条充满传奇色彩的道路。
相对论、量子力学以及此后一系列现代科学不可思议、出人意料的发现,我想,都是基于一种眼界的提升。
闲时喜翻杂书,读到古人一些短小精悍的游记、登高感慨隔世的名篇。惊叹古人之用心良苦,文章之精致完美。但从另一个角度,古人的游记多围绕中心,写景写感,不敢放胆“散”开说去,不能说囿于个中,至少没能脱尽干系,总觉有束缚于某种程式之感。这使我联想起在山上俯瞰的情景,极目所至仅限于此,因此,你不能期望能表达出比这更远一些的东西,我们无意薄古厚今。当然,感受事物可有多种,或深入内蕴,或作周遭旁观。
审美上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物与物间隔到一种“超常”的审美距离时。会产生审美上质的变化,形成一种特殊的美感。一滴平常的水,一个简单的细胞,在显微镜下变得五彩斑斓;远古粗陋的石器、破旧不堪的陶罐,经过历史风霜的熏陶,成为现代的文物珍宝。这需要一种眼界。
飞机把古人的局限拉开成一种美感。视野退到一定的距离,大地便成为一种“微观”,而这仅仅是茫茫宇宙中的沧海一粟,淡远而神秘,恍若亦真亦幻的隔世之感,不知身在何方。
俯瞰,有一种审时度世、观照古今、反观内心的美感。
晚上十点,飞机将抵乌鲁木齐,这时,北京时区的人们早已沉浸在茫茫夜色中几个钟头了,而这里却只近黄昏。飞机开始下降,从舷窗上看西域,山脉安静地横陈于半明半暗的黄昏景色,不知是大名鼎鼎的天山山脉,或是名闻遐迩的祁连山脉,积雪的峰顶开始露出,云层下是一片深蓝灰色的天空,更像神秘的海洋。沟壑纵横的山脉,白的是积雪,蓝的是山体,像许多蓝白相间的岛屿,轻盈地漂浮在蓝域之中,无边无际,周遭一片神秘。只有在飞机上,才能体验到山脉的壮观。
从天上看地面,除了距离上的一种“隔”之外,更主要的是视觉角度上的不同。面对这一片陌生的风景,神情有点恍惚起来,时空感觉变得虚无缥缈,思绪如暗礁,在红尘大潮退下的时候,便显山露水,迂回翩然。
古人俯瞰山川河流,只能“登泰山而小天下”,在“会当凌绝顶”的山峰上斜瞰,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的眼界被局限,没能超脱出“尘寰”,以一种“局外”心态,来看这烟云环绕,沟壑纵横,古老的蓝色星球。
我想,那些成天对着天文望远镜观察宇宙天体的天文学家们,面对大到不可想象、神秘莫测的宇宙,不知心里想些什么。宇宙以其鸿篇巨制,曾多少次震慑我的灵魂。
西域本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天山更是“怪侠”、“异人”的出没之地。中国古代似乎有三条神秘莫测的路:一条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山重水复、魔怪出没的“天路”,这是古代对“天”之神秘的一种敬畏;一条是东向海域,瀛洲、方丈、蓬莱仙岛的“山在虚无缥缈间”,五云缭绕、仙姝出没的“海路”,这是古人对海之浩瀚的憧憬;另一条便是翻越天山,跨越戈壁的“陆路”,十五世纪,意大利大旅行家马可·波罗笔下的“丝绸之路”,便是沿天山山脉,河西走廊,这么一条充满传奇色彩的道路。
相对论、量子力学以及此后一系列现代科学不可思议、出人意料的发现,我想,都是基于一种眼界的提升。
闲时喜翻杂书,读到古人一些短小精悍的游记、登高感慨隔世的名篇。惊叹古人之用心良苦,文章之精致完美。但从另一个角度,古人的游记多围绕中心,写景写感,不敢放胆“散”开说去,不能说囿于个中,至少没能脱尽干系,总觉有束缚于某种程式之感。这使我联想起在山上俯瞰的情景,极目所至仅限于此,因此,你不能期望能表达出比这更远一些的东西,我们无意薄古厚今。当然,感受事物可有多种,或深入内蕴,或作周遭旁观。
审美上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物与物间隔到一种“超常”的审美距离时。会产生审美上质的变化,形成一种特殊的美感。一滴平常的水,一个简单的细胞,在显微镜下变得五彩斑斓;远古粗陋的石器、破旧不堪的陶罐,经过历史风霜的熏陶,成为现代的文物珍宝。这需要一种眼界。
飞机把古人的局限拉开成一种美感。视野退到一定的距离,大地便成为一种“微观”,而这仅仅是茫茫宇宙中的沧海一粟,淡远而神秘,恍若亦真亦幻的隔世之感,不知身在何方。
俯瞰,有一种审时度世、观照古今、反观内心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