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作者:未知 文章ID:10882 浏览:
【原文】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③,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④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
(《吕氏春秋·下贤》)
[注释]①稷(jì):人名。②乘(shènɡ):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③骜禄爵者:指看轻功名利禄的人。④庸:怎么。
【问题】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1)躬耕于南阳 躬:
(2)猥自枉屈 猥:
(3)攘除奸凶 攘:
(4)一日三至而弗得见 弗: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
12.诸葛亮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和稷的“骜禄爵”的价值取向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13.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3分)
14.请从内容或形式上对《出师表》作简要评析。(3分)
【参考答案】
10.(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1)躬:亲自。
(2)猥: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
(3)攘:排除,铲除。
(4)弗:不,没有。
11.(2分)译文:(只希望)在动乱中苟且保全生命,(1分)不希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贵。(1分)
12.(2分)答案提示:从淡泊名利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13.(3分)答案要点:(1)都是帝王(身居高位);(1分)(2)都是求贤若渴;(1分)(3)都不惜降低身份,亲自去拜访。(1分)
14.(3分)答案要点:内容: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诸葛亮的一片忠心。(言之有理即可。)(3分)形式:结构清晰,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中心明确。(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