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奇绝的吴川飘色艺术

发布时间:2013年6月18日  更新时间:2024年5月28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11017  浏览:

【原文】
    奇绝的吴川飘色艺术
    ①飘色,这种造型艺术在雷州半岛是绝无仅有的,在全国也不多见。据《梅菉志》记载,吴川的飘色起源于清代。相传沙岗居民陈亚海到番禺沙湾经商,看到沙湾的飘色,造型优美,很有韵味,受到启发,回来亲手制作,经过多次琢磨、探索、实践,最后获得成功。他把此技艺传给儿子陈寿全。陈寿全一番磨练,青出于蓝胜于蓝,并招徒授艺,飘色这种艺术因此得以在吴川境内传播。
    ②对“飘色”一词的来由,有各种解释。有的说,飘色的得名,是由于最初设计、制作出来的哪吒出世》中的小哪吒在莲花上迎风飞飘,故称“飘色”;有的说,飘色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即“转色——板色——妖色——飘色”,飘色,是指屏上的人物。这些说法都见仁见智。概括起来,就是在色板(或色台)上装扮成各种固定姿态的人物,因其有凌空、飞飘之感,而又流动游展,故有“飘色”之谓。
    ③飘色的制作巧妙,技巧独特而高超。一般每台飘色有两层以上,立在台面上的人或物,叫做“屏”,定在屏上的人或物,叫作“飘”。屏和飘都靠一根色梗支撑着定型。色梗最初用木桩,后来用钢筋焊接起来。支架上凌空的人物,踩着一柄剑尾或刀枪交叉点上,有的则踏在公鸡或鲤鱼上,他们手舞足蹈,飘飘欲仙,奇妙的是观众却看不到它的支撑点;制作巧妙还表现为一个小小的支点,竟能支撑起一个人来。这里有力学的原理,也有平衡的原理,没有极其高超的制作工艺,不能成就。其人物形象,是按照戏剧中的人物来设计和装扮的,色板上一个个
    神采飞扬、飘然而立的人物,腾云驾雾似的,引人入胜。《唐僧取经》中姿态、神韵各异的师徒四人,逼真如亲临;清纯脱俗的“碧波仙子”,引来观众惊羡的目光;《白蛇传》中的许仙娘子丰姿绰约,她抱着的小孩在空中撒尿的情景,赢得观众如雷鸣似涛啸般的喝彩声……一板飘色,恰似一座流动的小舞台,表演着一幕精彩的剧目或故事。现在的飘色,已由过去单一的铁
    ④飘色中的人物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身材太高、太矮、太胖、太瘦和年龄大的都不适宜。大多是挑一些身段适妙的年幼艺人(多为四至八岁小孩)充当。上架的小孩都是提前几天选出,一般情况下,在游展那天,上架的小孩要在早上5点钟起床、化妆、上架,约10点钟开始游展,直到下午5点多才能下架。上架小孩当天不能吃饭,只能含花旗参提神。据说被选上的小孩都是“旺相”,因而不少家长为自己的小孩能成为飘色人选而自豪。
    ⑤番禺沙湾的飘色虽然历史悠久,但直到今天仍停留在一屏一飘上,还是用人抬着色板的。而吴川的飘色已发展到一屏四飘,由几个人用车推发展到用机动车装载。色板上的人物,也发展到10多人。近年来,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发掘民间艺术,成立了飘色艺术研究会和民间艺术协会。每逢元宵节等重大节日都组织飘色游展,他们除保留传统节目外,还积极创作现代节目,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教育、娱乐群众。如《计划生育好0、《参军光荣0、《奥运夺魁》等飘色,深受群众欢迎。吴川的飘色,曾参加中央电视台春文艺晚会展演。因其造型优美、惊险,技艺高超,表演精彩而受到观众的赏识和欢迎,还被外国朋友誉为“东方隐蔽的艺术”。

【问题】
    8.文章从哪几方面介绍吴川飘色艺术?(4分)
    答:
    9.为什么说现在的飘色市“集戏剧、美术、魔术、杂技等技艺之大战的综合性的‘空飘造型’”?(4分)
    答:
    10.请根据文章内容,用下定义的方法解释飘色。(4分)
    答:

【参考答案】
    8、飘色的起源、得名、制作、人物挑选、发展。(答对—方面得1分,只需答出四点即可得4分。)
    9、因为①飘色取材于剧目或故事,具有戏剧色彩;②美术性表现在注重色彩和造型;⑧观众不明其中的奥妙(或:观众看不到它的支撑点),具有魔术表演的特点;④还像杂技一样讲究力学原理和平衡原理。(每方面得1分,不按顺序亦可。)
    10、飘色是在色板(或色台)上装捞成各种固定姿态的具有凌空、飞飘之感的人物造型艺术。(回答出“艺术”得1分,“人物造型艺术”得2分;写出“在色板(或色台)上装扮成各种固定姿态”和“具有凌空、飞飘之感”的特点,各得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3)《登飞来峰》中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
  • 下一篇: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