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一面》节选

发布时间:2014年1月14日  更新时间:2024年6月14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13636  浏览:

【原文】
    《一面》节选
    【门外,细雨烟似地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象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忽然,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象得到了保证似地,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我先看那后记(我读鲁迅先生的书,一向是这么读法),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一个结实而矮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定了过来。
    “先生,这本书多少钱?”对于同情中国的内山老板,我总是带着敬爱和感激,叫“先生”的,虽然并没有什么根据。
    他殷勤地点头,接过书翻了翻底页:
    “一块四。”
    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放在我左手的桌角上了。象我,穿着一身黄卡叽布的工人制服,嵌着“Conductor!XX”蓝磁牌的制帽歪戴在后脑勺上,平素看惯了西装同胞的嘴脸,现在忽然受着这样的优遇,简直有点窘了起来。
    “你买一本吧,这书是很好的。”
    我真踌躇起来了;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买一本放在床头,交班回来,带着那种软绵绵的疲倦躺着看这么几十页,该多好!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也不说买,不买。
    内山老板大概这时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本话,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好心肠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综着的抚摩似的。“是的。”我低低地说。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问题】
    14.第一段中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它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5.联系节选的语段,说一说“西装同胞的嘴脸”是怎样一副嘴脸。(2分)
    【答】
    16.选段最后画线的句子:“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结合上下文分析,鲁迅先生为什么这样说。(2分)
    【答】

【参考答案】
    14.环境描写。店外是秋风细雨,店内是阴冷逼人,作者用这样的环境描写来反衬作者在店里受到优遇(平等热情的招待——如“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所感受到的温暖。
    15.面对身处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者的肆意嘲讽、辱骂、鄙夷的举止。
    16.在里屋鲁迅先生已经听到“我”和内山的交谈,知道了“我”经济状况不好,又知道“我”热爱进步书籍,所以准备把自己的译作《铁流》送给“我”,而且要再向“我”推荐一本好书,所以这样说。这也表现出先生具有谦虚的美德。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沁园春·雪
  • 下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