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秋斋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发布时间:2014年8月21日  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8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17271  浏览:463

【原文】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招兵问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问题和答案】
    8.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答案】同:孤独。异:韦应物的孤独是淡淡的,更多是在自然景物的动静中体现中恬淡自适的情怀。赵秉文眼中的景物是悲冷凄凉的,表现了自己内心孤独引发的清冷。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的答题步骤为:①总说;全诗(诗歌的某些句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②结合具体的意象、诗句进行分析。如果作者在表达思想情感时用了表达技巧,请点明。两首诗都是即景抒情,作者的情感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从景物来看,“孤独”是他们情感的共同的地方。但景物表现的意境略有不同,前者恬淡自适,后者孤独清冷。
    9.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
    答:
    【答案】“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写出了环境的凄冷。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考的是修辞手法。回答时,结合诗句点明修辞手法并具体分析,后简洁点明效果。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
  • 下一篇:樱桃
  • 【评论列表】

    【推荐文章】

  • 题李世南画扇①

    【原文】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

  • 读张爱玲

    【原文】 读张爱玲 贾平凹 先读的散文,一本《流言》,一本《张看》。天下的文章谁敢...

  • 游山西村

    【原文】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 定和[注]是个音乐迷

    【原文】 定和[注]是个音乐迷 沈从文 ①定和是个音乐迷,这句话从亲友口中说出时,包...

  • 梦中作①

    【原文】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

  • 天净沙·秋思

    【原文】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 【最新文章】

  • 周处
  • 5、对联俗称对子。它是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
  • ⑦在写作文时,我们有时无从下笔,经过苦思冥
  • ⑧生活中难免经受痛苦和挫折,请你用李白《行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三聚氰胺溯源
  • 战胜残缺 拥抱美丽
  • ⑵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
  • ⑶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写鸟儿快乐
  • ⑷成都杜甫草堂有副对联:“诗歌百姓,常泪湿
  •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
  • 水边的文字屋
  • 放射性同位素——核辐射的主角
  • 刚开始吵架,我就吓得跳到炕炉上,我怀着恐惧
  • ①“懒人经济”又称“网宅经济”,即足不出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