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①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如滔滔长河,若没有语言文字的记载,无论是

发布时间:2015年1月1日  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9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19785  浏览:

【原文】
    ①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如滔滔长河,若没有语言文字的记载,无论是汉唐盛世,还是唐诗宋词,都将在后人的世界里湮灭无迹。在所有的伟大发明中,最重要的当属文字。
    ②然而,对文字的滥用和扭曲,现在正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社会现象。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一笔一画的手写汉字逐渐为电脑键盘的敲击所代替,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提笔却无法正确写出具体部首和结构。一些喜欢求新逐异的年轻人,把自造“火星文”为时尚,网络上出现了“火星文转换器”,比如把“请不要使用错别字”转换成“埥芣婹使鼡措莂牸”,每一个字都用的是汉字的偏旁部首,可是却古怪离奇,难以理解。在街头巷尾的各种广告、标牌里,精品装璜(潢)、补胎冲(充)气、欢渡(度)春节等等,不胜枚举。由此看来,语言文字的规范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③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特点,既在纵向发展中代代相传,又在共有时空里人人互用。作为语言的符号,文字历经历史陶冶与文化锤炼,形成完整的形、音、义系统,在现实生活里发挥书写性灵、传递信息、协调行动、创造文明的重要作用。
    ④作为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符号,汉字具有神奇的魅力。它间架方正,音韵优美,象形生动,表意鲜明。“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宋人吴文英将“愁”字拆分释义,便生发出萧索意绪。“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人周邦彦妙写荷花神理,尽显一派绝佳风致。
    ⑤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说:“造成中华文化核心的是汉字,而且成为中国精神文明的旗帜。”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汉字的精神就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在我国东北地区推行奴化教育,其方式即是废除汉字,逼迫中国人学日语,一些人为守护民族语言文字的纯洁性甚至献出宝贵生命。
    ⑥任何文字都是文化的载体,而不仅仅是表意符号和交流工具。上古的结绳记事,伏羲氏的一画开天,甲骨文、钟鼎文、行楷隶篆,汉字在漫长的发展中,为悠久的民族历史和璀璨文明书写了浩帙鸿篇。如果中华文明史的建构,需要无数国人的不断努力,那么文字的规范、语言的纯洁将是其牢不可破的基石。
    ⑦汉字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滋养我们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我们不能以游戏的心态对待书写的随意和错误,而应当敬重汉字,把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书写、传承下去,为五千年的文明史续写新篇章。

【问题】
    2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23.结合文章,说出作者在第②段列举目前滥用和扭曲文字的社会现象有什么作用?(2分)
    24.第④⑤两段所列举的事例能否调换顺序?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22.答案示例: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我们应当敬重汉字。
    (2分)
    23.答案:表明目前语言文字的规范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引出下文对文字重要意义的论述。
    (共2分。“表明”1分,“引出”1分)
    24.答案要点:
    不可调换。第④段列举讲古代诗人妙用汉字营造意境的事例,不能证明第⑤段中“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的观点;第⑤段列举日本在东北废除汉字,逼迫中国人学日语的事例不能证明第④段所说的“汉字具有神奇魅力”的观点,所以不能调换。
    (共4分。若写为“列举古人事例不能证明第⑤段的观点,日本人的事例不能证明第④段的观点”扣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酸化的海洋
  • 下一篇:(4)《小石潭记》中描写小溪形状的语句是:【 】,【 】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