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慢”的韵味

发布时间:2015年1月3日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0日
作者:王晓河  文章ID:19835  浏览:

【原文】
    “慢”的韵味
    王晓河
    ①人民艺术家老舍的时间观念很强,准时、守时,几十年如一日。然而,他的写作模式却是“慢慢写”。
    ②他一是在落笔前经过长时间的“打腹稿”,深思熟虑构思妥当后动笔;二是落笔时斟酌再三,仔细推敲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另外,在字体上选择魏碑,字写得十分工整,很难写得快。由于这样“慢慢”地写,一天只写一两千字,抗战时期,为了慰问前方将士,社会上开展募捐拍卖,老舍的手稿还被当作艺术藏品拍卖过。
    ③慢,速度低,费时长,在许多人心目中不受欢迎。在“时间就是金钱”、竞争无处不在的时代,人们往往钟情“春风得意马蹄疾”,不喜老牛负重慢遗力。精神、勇气虽然可嘉,但未免失之偏颇。
    ④其实,快和慢是对立的统一,人生离不开快,也离不开慢,有快有慢,一张一弛,才是真实的人生。一味求快,紧张得喘不过气来,过劳成疾,欲速则不达。有时还就得慢。比如,“去病如抽丝”,慢慢调养才见效;“十年磨一剑”,慢慢打造出精品。8年抗日,打持久战,就是慢慢来,把敌人一口一口地吃掉。
    ⑤审时度势的慢,精益求精的慢,顺理成章的慢,是明智,是清醒。众皆狂热躁进,你能泼一头冷水,慢下来,便独树一帜;众逐名利急急如丧家之犬、累累若漏网之鱼,你能慎独守住心灵,便有独到的风采。北风呼啸凌厉,行人裹紧大衣;南风徐徐吹拂,行人脱掉大衣,威力尽在慢的温柔中。看准的慢,是达向成功的桥梁。有些事情不能一蹴而就;未知症结,就得慢慢梳理。
    ⑥慢,透着执著。表面似缓慢,内中有韧性。滴水穿石,铁杵磨针,深功夫不神秘,就是慢慢不停地做。“慢工出巧匠”,“慢工出细活”,“不怕慢,只怕站”。科学巨匠霍金,口不能说,腿不能站,身不能动,高位瘫痪,除了思想,只能支配三根手指,必须依靠机器才能与人交流,他干什么也离不开慢,然而,他从来没有停止过思维活动。慢慢地想,过往的不只是事物的表面;慢慢地走,走遍世界。
    ⑦慢,孕着情趣。“静悄悄的玫瑰羞答答地开”,慢美;“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慢者【甲】;“慢闪秋波仔细观瞧”,慢有情调。京剧《空城计》,扫街的老军慢慢腾腾,抚琴的诸葛亮慢条斯理,慢的情调和气氛,弄得司马懿心中无底,直叫大军后退40里。这慢有【乙】。慢中乾坤大,慢中滋味长。该得慢时且得慢,从容悠然,方品得人生的精彩。
    ⑧人生有快乐,也有慢乐。养些慢工夫和情趣,不是故弄玄虚,而是题中应有之义。“慢”不是鼓励懒惰,不是倡导消极,不是拖延时间,不是降低效率,而是让人们在高速生活中寻找平衡,在平衡里体会生活的意义。这样,和谐而舒适,生活得惬意,有什么不好呢。
    (有删改)

【问题】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1分)
    22.第⑥段的论证过程:首先【    】。然后【    】。最后强调【    】。(3分)
    23.阅读第⑦段,为文中【甲】【乙】两处选择恰当词语。(2分)
    ⑴【甲】处填【    】(A.悠闲 B.豁达 C.随意)
    ⑵【乙】处填【    】(A.坚定沉着 B.拼死一搏 C.无可奈何)
    24.结合文章主要观点,联系语文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2分)

【参考答案】
    21.答案:我们的生活需要慢。
    评分:共1分。
    22.答案:⑴提出慢中有执著的论点(或:提出本段论点);⑵通过喻证、引证、例证阐明了取得巨大成就的深功夫在于慢做;⑶慢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评分:共3分。3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
    23.答案:⑴B ⑵A
    评分:共2分。两个空,每空1分。
    24.答案:略。
    评分:共2分。其中,“自己的感受”1分,“联系语文学习实际”且语句通顺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幸福的底线
  • 下一篇:别再吃“四大发明”的老本了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