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自然的建筑设计
作者:未知 文章ID:21536 浏览:
【原文】
翻译自然的建筑设计
(1)大自然的精妙建筑确是人类建筑师和设计师的最好老师。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创造不管多么精巧,几乎都能在大自然的创造物中找到对应的影子。于是,人们开始对大自然进行有意识地模仿,从大自然汲取营养,请大自然开拓思路,一门新兴的学科——建筑仿生学便应运而生了。
(2)仿生建筑设计并不是单纯地模仿照抄,它是吸收动物、植物的生长机理,以及一切自然生态的规律,结合设计的自身特点,而适应新环境的一种创造。羽茅草和禾木科植物的长叶往往卷曲成筒形或壳形,香蒲植物的叶子又构成螺旋状,帽状蘑菇的辐射密肋,以及弧形的贝壳和壳面之波、空心的苇秆和秆间之节,都启发人类去探索空间结构的奥秘。
(3)人们已经发觉,传统建筑的梁板支撑体系实际上是一种不经济的结构形式,而且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大跨度空间的需求。仿生空间结构则帮助建筑师和工程师解决了这一难题。
(4)蛋壳的外壳虽然很薄,但是却能耐受相当大的外力。这是因为,这类结构具有弯曲的表面,壳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内力是沿着整个表面扩散和分布的,因而壳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就小了许多。
(5)据统计,“二战”以来,各国为举办奥运会而建造的体育馆,有60%以上采用薄壁空间结构。法国的夏蒙尼先斯滑雪山北区体育中心由9个三角形薄壳所组成,覆盖面积达6000平方米。1980年建成的香港太空馆是一个典型的蛋壳形,23米直径的半球形天象厅酷似鸡蛋的核心部分——蛋黄。鸡蛋壳厚约0.5毫米,一只普通的鸡蛋壳纵向直径按照7厘米来计算,两者之比约为是1:140。可见人类仿生工程的巨大意义。
(6)更有趣的是,国外有人模仿鸡蛋设计了一种特殊的抗震房屋,“蛋壳”是用钢铁制造的,“蛋白”是用耐高温的玻璃、石棉等制造的,人住在相当于蛋黄的部分。这种房屋能抵抗强烈的地震,即使被震翻了,也能像鸡蛋一样滚过来复原。屋内贮有空气、水和食物,在与外界完全隔绝的情况下,7个人可在里面生活1个星期。住在这种屋子里,即使遇到了强烈的地震,也安然无恙。
(7)应该指出,人类在结构仿生方面还停留在静态阶段,仔细观察一下生物的生长过程,恐怕对人类工程会有更大的借鉴意义。例如,十丈青松,挺拔矗立;劲细翠竹,轻巧刚直,都是从地面寸寸长起,自己“建造”自己。
(8)那么,人类的建筑可否如青松生长、雨后春笋一般,把自己一节节“长”上去呢?有人曾提出一种不用脚手架、不用大型起重机,而是由建筑自身的屋面开始从地面一节节“长”上去的“春笋建筑法”,一星期可建成1幢4层高的住宅楼。
(9)这种方法把每一层墙板从高度上分成三四段预制好。然后用液压顶以1米的行程,反复顶升,可以很快“长”成设计的建筑。
(10)建筑仿生是一门妙趣横生的新兴科学,是科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生物是人类工程设计的最好老师。正如著名仿生设计师L·科拉尼所说:“仿生建筑设计是一个揭示自然界生命体的设计领域,也可以称为一项‘翻译自然的建筑事业’。”
(选自《百科知识》2009.2上,有删改)
【问题】
15.本文是一篇介绍仿生科学的说明文,它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关于建筑仿生的哪些知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16.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或短语所指的具体内容。(4分)
①仿生空间结构则帮助建筑师和工程师解决了这一难题。
②这种方法把每一层墙板从高度上分成三四段预制好。
17.文章第(5)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18.结合全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指出问题所在。(4分)
①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创造都能在大自然的创造物中找到对应的影子。
②人类在建筑仿生方面已经从静态仿生走向动态仿生,大大丰富了人类的创造。
【参考答案】
15.(3分)①仿生建筑设计是吸收动物、植物的生长机理,以及一切自然生态的规律,结合设计的自身特点,而适应新环境的一种创造。②人类实施建筑仿生工程的作用和意义。
③建筑仿生是科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少一点扣1分)
16.(4分)①传统建筑的梁板支撑体系是一种不经济的结构形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大跨度空间的需求。②“春笋建筑法”(各2分)
17.(3分)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人类仿生工程的巨大意义。(说明方法2分,好处1分。有欠缺酌扣)
18.(4分)(判断1分,理由1分。)
①说法不正确。人类的创造绝大多数能在大自然的创造物中找到对应的影子,可用“几乎”,而不能用“都”,否则太绝对,不符合实际,说明不准确。
②说法不正确。人类在建筑仿生方面还停留在静态阶段,而动态仿生还是一种设想和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