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瓦腊纳西小站的警示牌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4日  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3日
作者:菊韵香  文章ID:26011  浏览:

【原文】
    瓦腊纳西小站的警示牌
    菊韵香
    ⑴地处印度东部的瓦腊纳西火车站,一直是个没有什么名气的乡村小站,每天仅有三四辆列车从此经过。而在1968年9月24日这一天,这个小站却“一夜成名”,令整个印度为之震惊。
    ⑵瓦腊纳西的“成名”,源于一场惨烈的车祸。这天傍晚时分,一列火车缓缓驶来,即将进站。但就在这一刻,司机发现,指挥行车的信号机架上爬满了蜜蜂。为了看清显示的信号,司机便探身窗外,仔细观望。不料他刚睁大眼睛,一只蜜蜂倏地飞来,盘旋几圈后落在了他的脸上。
    ⑶可恶!也许当时司机心情很不爽,一边咒骂一边挥起了巴掌。
    ⑷这绝对是一个足以致命的错误举动!
    ⑸【司机毫不费力地拍死了蜜蜂】。然而,不等死去的蜜蜂落地,司机已惊得目瞪口呆:只见成千上万的蜜蜂黑压压地扑来,争先恐后地飞进机车,疯狂地刺他的脸、脖子和手臂……顷刻间,他裸露在外的皮肤上,密密麻麻地爬满了复仇的蜜蜂。
    ⑹司机疼痛难忍,视线也一片模糊。好在失去意识前,他拼尽全力拉下了刹车杆。但强大的惯性仍然驱动列车闯入车站,撞上了停在同一条轨道上的另一列火车。灾难就此发生,5节车厢倾覆,300多人非死即伤。
    ⑺惨剧发生后,印度铁路部门马上组织专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是那只被司机拍死的蜜蜂惹的祸。这种蜜蜂死亡时会发出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激素信息,附近的蜜蜂接到信息,便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编制“战队”,发动猛烈攻击。
    ⑻得出结论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为此,铁路部门开始向社会征集有效的补救措施。有人提出,将瓦腊纳西小站周边的树全部砍掉,清理出隔离带;也有人建议,调集大批消防人员,喷洒农药,剿灭蜜蜂,捣毁沿线树丛里的所有蜂巢,永绝后患……这些方案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执行起来非常困难,还不一定能收到预期效果。论证来论证去,相关部门始终未敲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件事慢慢地被搁置下来。
    ⑼就在瓦腊纳西事件发生的第四年,一个小男孩的举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每年春天,小男孩都会背上满满一书包花籽,撒种在距离瓦腊纳西小站铁路线百米远处。【夏天来临,花开缤纷,清香扑鼻,成群结队的蜂蝶都被吸引过去了,连蜂巢也搬到了家。】更出人意料的是,在当年那个司机探出头观望信号机架的地方,小男孩还竖起了一块警示牌:“嗨,不要打它。”
    ⑽过往的列车司机都清楚,它,指的是蜜蜂。
    ⑾小男孩说,蜜蜂只有在感觉受到威胁时才会攻击“敌人”。我们给它花蜜,爱护它,做它的朋友,它就不会攻击我们。小男孩还说,他的父亲也在那场车祸中遇难,永远离开了他。
    ⑿与其剿杀,不如呵护;与其恨,不如爱。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很多时候,却往往被我们忽视。
    (选自《成长读本》2010年第5期有删节)

【问题】
    13.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4.第(2)段中加划线的“成名”为什么加上引号?(2分)
    15.请指出第(5)段划线句“【司机毫不费力地拍死了蜜蜂】”句中“毫不费力”的短语类型,并说说不用这个短语会影响表达的理由。(3分)
    16.第(9)段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起了什么的作用?(3分)
    17.请读第(12)段的结尾“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很多时候,却往往被忽视。”结合现实生活说说你对这句话的感悟。(4分)

【参考答案】
    13.印度的一位火车司机因为打死一只蜜蜂招致火车颠覆惨剧,人们想了很多办法,无法解决驱走蜜蜂问题。后来一个小男孩用种花的方法巧妙而圆满地把铁路边蜜蜂引到远处去了。
    14.表示特殊意义。(名声远播,但名声不好。〉
    15.偏正短语(1分)此短语是轻而易举的意思,暗示了此举虽轻,带来的后果却十分严重。(不用这个短话就不能表达正是司机的轻率之举而导致了严重后果的意
    思。(意思攘近即可)(2分)
    16.景物描写(或自然环境描写)(1分)
    烘托小男孩的行为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也暗示人与自然应该建立一种和谐关系。(意思接近即可)(2分)
    17.(略)(学生能围绕句意并联系实际谈,言之成理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跟自己争
  • 下一篇:《公输》选段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