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粽子里的乡愁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22日  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5日
作者:琦君  文章ID:26889  浏览:

【原文】
    粽子里的乡愁
    琦君
    (1)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2)端午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想起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
    (3)母亲包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是专为供佛的素粽。荤的豆沙粽、猪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之为“子孙粽”,吃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的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批,美其名曰“富贵粽”。】
    (4)我最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灰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晚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以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早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5)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是个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味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6)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呢?谁又能保证下一世有福还是没福。福是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好吃懒做的,有的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7)母亲的话,在我的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因而每回看到乞丐们背在背上的婴儿,小脑袋晃来晃去,在太阳里晒着,雨里淋着,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难过。当我把粽子递给小乞丐时,他们伸出黑漆漆的双手接过去,嘴里说着:“谢谢你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我一身的新衣服。他们有许多都和我差不多年纪,差不多高矮。我就会想,他们为什么当乞丐,我为什么住这样的大房子,有好东西吃,有书读?想想妈妈说的,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心里就害怕起来。
    (8)有一回,一个小女孩悄声对我说:“【再给我一个粽子吧。我阿婆有病走不动,我带回去给她吃。】”我连忙给她一个大大的灰汤粽。她又说:“灰汤粽是咬食的(帮助消化),我们没有什么肉吃呀!”我听了很难过,就去厨房里拿一个肉粽给她,她没有等我,已经走得很远了。我追上去把粽子给她。我说:“你有阿婆,我没有阿婆了。”【她看了我半晌说:“我也没有阿婆,是我后娘叫我这样说的。”】我吃惊地问:“你后娘?”她说:“是啊!她经常打我,用手指甲掐我,你看我手上脚上都有紫印。”
    (9)听了她的话,我眼泪马上流出来了,我再也不嫌她脏,拉着她的手说:“你不要讨饭了,我求妈妈收留你,你帮我们做事,我们一同玩,我教你认字。”【她静静地看着我,摇摇头说:“我没有这个福分。”】
    (10)她甩开我的手,很快地跑了。
    (11)我回来呆呆地想了好久,告诉母亲。母亲也是呆呆地想了好久,叹口气说:“我也不知道要怎样做才周全,世上苦命的人太多了。”
    (12)日月飞逝,那个讨粽子的小女孩,她一脸悲苦的深情,她一双吃惊的眼睛,和她坚决地快跑而逝的背影,时常浮现在我的心头,她小小年纪,是真的认命,还是更喜欢过乞讨的流浪生活。如果她仍在人世间的话,也已是年逾七旬的老妪了。人世茫茫,她究竟活得怎样,活在哪里呢?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致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问题】
    17.(1)第(3)段划线句中,如果“富贵粽”没有美其名,其实应该叫做“【    】”,鲁迅的在《藤野先生》中也曾写到“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请你从生活中列举一个类似的例子:【    】被美其名曰“【    】”。(3分)
    (2)、请说说第(5)段划线句“明里去了暗里来”在本文段中的含义。(4分)
    18.“我”从母亲的话里受到了什么教育?从哪些语句表明“我”已经把它付之于行动?
    (5分)
    19、请从乞丐小女孩的描写中揣摩出她心理的变化:(4分)

人物描写
心理的变化
A.“再给我一个粽子吧。我阿婆有病走不动,我带回去给她吃。”
 
B.她没有等我,已经走得很远了。
 
C.她看了我半晌说:“我也没有阿婆,是我后娘叫我这样说的。”
 
D.她静静地看着我,摇摇头说:“我没有这个福分。她甩开我的手,很快地跑了。”
 
    20.杨绛在《老王》中认为自己常常想念老王是“一个幸运者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琦君对乞丐小女孩的想念是否也是这样呢?请比较分析一下。(6分)
    21.下列属于作者琦君的作品是:(2分)
    A.《端午的鸭蛋》
    B.《俗世奇人》
    C.《乡愁》
    D.《春酒》

【参考答案】
    17.(1)施舍粽或者布施粽、救济粽;
    公费旅游——外出考察炒红薯叶——蝴蝶双飞。
    (2)文中的含义是指母亲施舍粽子救济穷人,一定能得到神佛的保佑,得到富贵的。(主要要答出“去”和“来”的含义,各2分)
    18.“我”从母亲的话里明白到: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幸福,并把它馈赠给别人。(3分)
    从文中“我连忙给她一个大大的灰汤粽。”和“我再也不嫌她脏,拉着她的手说:“你不要讨饭了,我求妈妈收留你,你帮我们做事,我们一同玩,我教你认字。”可以看出我把它已经付之于行动了。(第一个句子也可以答“我听了很难过,就去厨房里拿一个肉粽给她。”或“我追上去把粽子给她。”)(2分)
    19.A.企图欺骗
    B.良心过意不去,想快点离开
    C.不忍心欺骗
    D.保留自尊,拒绝施舍(答中意思即可)
    20.不一样,(1分)因为《老王》中“我”没有把老王当作朋友或亲人对待,没有领受老王对我们的信任和依恋之情,反而用钱侮辱了他,因而感到十分愧疚。(2分)而本文中“我”对乞丐小女孩的施舍没有被接受,希望付出的却没有付出,自然就无法收获满足,内心一直觉得疑惑和不安。(3分)(答中意思即可)
    21.D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②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一诗中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
  • 下一篇:③.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表现自己为实现政治理想无所畏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