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细节决定成败:大事,必做于细

发布时间:2017年3月5日  更新时间:2023年10月20日
作者:卢瑞华  文章ID:33030  浏览:

【原文】
    细节决定成败:大事,必做于细
    卢瑞华
    ①民国大学问家胡适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差不多先生传》,文章讽刺了国人做事敷衍塞责、不重细节的坏毛病。然而,时间已经过了整整九十年,当今社会上"差不多"先生依然比比皆是,好像、几乎、似乎、将近、大约、大体、大致、大概、大概其等等,成了"差不多"先生的常用词。就在这些词汇一再使用的同时,生产线上的次品出来了,矿山上的事故频频发生了,社会上违章犯纪不讲原则的事情也是屡禁不止。
    ②与"差不多"、"大概其"的观念相应的,是人们都想做大事,而不愿意或者不屑于做小事。但事实上,正如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所说的:"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③随着经济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要求人们做事认真、精细,否则会影响整个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转。如,一台拖拉机,有五、六千个零部件,要几十个工厂进行生产协作;一辆小汽车,有上万个零件,需上百家企业生产协作;一架"波音747"飞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涉及的企业单位更多。而美国的"阿波罗"飞船,则要二万多个协作单位生产完成。在这由成百上千、乃至上万、数百万的零部件所组成的机器中,每一个部件容不得哪怕是1%的差错。否则的话,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单是残次品、废品的问题,甚至会危害人的生命。如我国前些年澳星发射失败就是细节问题:在配电器上多了一块0.15毫米的铝物质,正是这一点点铝物质导致澳星爆炸。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要想保证一个由无数个零件所组成的机器的正常运转,就必须通过制定和贯彻执行各类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从技术和组织箮理上把各方面的细节有机地联系协调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才能保证其生产和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庞大的系统是由无数个细节结合起来的统一体,忽视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带来想象不到的灾难。
    ④而且,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是一个比较难的事。丰田汽车公司社长认为其公司最为艰巨的工作不是汽车的研发和技术创新,而是生产流程中一根绳索的摆放,要不高不矮、不粗不细、不偏不歪,而且要确保每位技术工人在操作这根绳索时都要无任何偏差。
    ⑤所以,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我们的古人就提倡"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已故总理周恩来就一贯提倡注重细节,他自己也是关照小事成就大事的典范。
    ⑥⑦"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地执行。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改动)

【问题】
    18.从“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成败:大事,必做于细”三个语句中,选择你认为最适合作为本文中心论点的一个语句,用规范的正楷字抄写在横线上。(4分,含书写2分)
    19.阅读④⑤两段,并分别从④⑤两段中摘录原文概括每段段意。(4分)
    第④段:【    】
    第⑤段:【    】
    20.阅读文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对“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18.细节决定成败
    评分标准:本题共4分,选对论点2分,能用工整的正楷字抄写2分。
    19.第④段: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是一个比较难的事。第⑤段: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
    评分标准:本题共4分,每段段意摘录正确完整2分。
    20.答案要点:国人做事不重细节的痼疾(劣习、毛病、不良习惯)不利于中华民族的自立与发展,应该尽早改变;社会的分工要求人们做事要认真、精细;把小事做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好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评分标准:本题共4分,每个要点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二十一世记潜在的新能源——可燃冰
  • 下一篇:[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
  • 【推荐文章】

  • 水村闲望

    【原文】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

  • 客游

    【原文】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

  • 夏日

    【原文】 夏日 【宋】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

  •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原文】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

  • 送项判官

    【原文】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

  • 送蹇秀才赴临洮

    【原文】 送蹇秀才赴临洮①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②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

  • 【最新文章】

  • 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
  • 水村闲望
  • 林教头误入白虎堂
  • 不“炒冷饭”的修行者
  •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
  • 客游
  • 伍文定,字时泰,松滋人。父琇,贵州参议。文
  • 第二条路
  • 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
  • 虫洞和时间旅行
  • ①。关公所代表的“义”,超越了血缘家族关系
  • 夏日
  •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
  • 蕉语
  •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