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未知 文章ID:34077 浏览:
【原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问题】
1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⑴必先苦其心志 苦:
⑵曾益其所不能 曾: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⑵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列举一种即可)(2分)
14.依据本文阐述的观点,结合下面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忧患意识”的理解。(2分)
(1)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
(2)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悠闲自在,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
【参考答案】
11.⑴使……痛苦;(1分)
⑵通“增”,增加。(1分)
12.⑴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这个国家就常常会灭亡。(2分)
⑵这样以后,才知道忧愁祸患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2分)
1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任意一种即可得1分。)
14.国家、个人、乃至动物,如果缺少了忧患意识和在忧患中的坚持与奋起,都将走向衰败或自取灭亡。(意对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