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说“正”

发布时间:2018年7月14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6日
作者:李建永  文章ID:36597  浏览:

【原文】
    说“正”
    李建永
    ①每一个汉字的组成结构部分,往往都包含着丰厚的意蕴。“正”字由“一”与“止”构成,故其本义乃“守一以止”。东汉许慎《说文》讲:“正,是也。从止,一以止。徐锴曰:‘守一以止也。’”
    ②那么,“一”是什么?何以守‘一’?
    ③《说文》讲:“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其大意与老子《道德经》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相近。我倒觉得,由于《易·乾卦》的六个阳爻(yáo),是由六个“一”组成的,因而“一”体现的正是《易·乾卦·文言》中阐释的“刚健中正”。故我认为,“一”的本义乃“刚健中正”。
    ④“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对于生长与天地之间的人来说,刚健中正的“正”来自于“中”,正气来自于中气,中气源自养气,正如孟子所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儒家讲正心诚意,修齐治平,就是从自身的“养中持正”做起,蕴藉涵养胸中之正气,氤氲淳化为道德、智慧和力量,不仅道润自身,裨益家庭,而且成就事业,造福人民。
    ⑤然而,理论不能只停留于理论阶段,理想也不能仅止于理想化,迄今为止,在塞北的许多村庄,每逢村干部换届选举以及其他事宜的投票活动,仍然沿用老辈人传法,画下一个个“正”字来计票,这种计票方式,倒不完全因为“正”字恰好五画方便计数,其注重并寻求的正是“正”字所蕴含传统政治文化意义。
    ⑥孔子曰:“政者,正也。”正直的全部要义,就在于一个“正”字。而“正”者,“守一以止”,当“止”于“刚健中正”。“刚健”乃精诚坚守,一以贯之;“中正”乃公平正义,一身正气。至于“守一以止”的“守”,对为政者来说,既要求人秉持公道正义,不越雷池半步的操守与坚守;亦包含我疆我理守土有责,对岗位事业的担当与使命。特别是各级机关单位的一把手——尤其是主政一方或一个方面的主官,“一”与“正”一身双荷,担子艰巨,责任重大,位高权重,影响深远,在其能否“守”“止”之间,不仅关乎一己之荣辱,同时还关系到一项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一方土地乃至一个系统的安危,“政”与“正”相较,多了一个反文旁,意为敲打、敲击、打击。所以,监督、约束、制约乃至惩治、法治、制裁等等,也是为政者必须接受的要求。
    ⑦俗话说:“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可见“止一”不易,“守一”更难;更何况有人明知故犯。倘若有的人——特别是官员,不甘“守”,不愿“止”,不肯“养中持正”以厚德载物,不能“刚健中正”以自强不息,必然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现实中有太多反面教材给人以警示:迷失航向、偏离正道、贪赃枉法、行险侥幸者,【就会像俗语所言“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⑧其实,做人做官,一个道理。
    (选自2016年12月9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问题】
    11.请用自己的话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2.文章对“为政者”提出了哪些要求?(3分)
    13.文章对第⑦段划线句作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析其作用。(3分)
    14.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怎样“养中持正”。(3分)

【参考答案】
    11.人应刚健中正(3分)(人应具有正义、正气。答对1点给2分,共3分)
    12.秉持公道正义,不越雷池半步的操守与坚守(要秉持公道正义,有不越雷池半步的操守与坚守)(1分);我疆我理守土有责,对岗位事业的担当与使命(对自己的岗位事业的担当和使命)(1分);接受监督、约束、制约乃至惩治、法治、制裁(1分)(共3分)
    13.道理论证(引证法)(1分)。引用俗语通俗地阐述了不坚守正义,就会产生严重后果的道理(1分),进而论证了本文要坚守正义的论点,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1分)。(共3分)
    14.实例:要有正气,有责任与担当;要守正气,守住底线,不忘初心,不随波逐流;要接受别人的批评与监督,听取别人好的意见。(每点1分,意近即可,共3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高贵的“伪证”
  • 下一篇:关于科普
  • 【推荐文章】

  • 归园田居

    【原文】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

  • 落梅

    【原文】 落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

  • 雨过至城中苏家

    【原文】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 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

  • 猫和公鸡

    【原文】 猫和公鸡 【 】。有一天,一只公鸡出外啄食,从猫窝旁边经过,猫早就对又肥...

  • 睡在芬芳的稻草床上

    【原文】 睡在芬芳的稻草床上 周志国 ①睡在稻草上。小憩的庄稼人。贪玩的孩子。阳光...

  •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原文】 满江红 送廖叔仁赴阙 日近觚棱①,秋渐满、蓬莱双阙。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

  • 【最新文章】

  • 河中石兽
  • 8.襄阳正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星期六,学校组
  • 9.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8分)【标语拟
  • 归园田居
  • (4)时代在变,物在变,人也在变,但任何时
  • 4.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是毛泽东
  • 5.阅读下面材料中,写出你的发现。(不少于2
  • 晋献公欲伐虞,宫之奇①存焉,为之寝不安席,
  • 向匠人致敬
  • 那些将小水珠玩弄于股掌之上的生物
  • (2)一腔情,在经典名著中火花迸溅,为了兄
  • 8.如图是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CSF)活动的标
  • (1)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表达诗人美好愿望
  • 正方一辩陈词:尊敬的主席,各位评委老师,亲
  • 诉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