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材料一】2016年4月9日,即农历三月初三,丙申年黄帝故里拜祖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4日  更新时间:2025年5月4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7449  浏览:

【原文】
    【材料一】
    2016年4月9日,即农历三月初三,丙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郑州市新郑黄帝故里景区隆重举行。
    地处中华腹地河南省的郑州,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北临①,西依②,东南接③,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核心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近年来,郑州市充分挖掘深厚的中原历史文化资源,把传统大典文化与现代文明建设相结合,历时10年,把黄帝故里打造成为世界华人心目中的“拜祖圣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郑州地理位置示意图
郑州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2016年4月9日,近万名来自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炎黄子孙汇聚新郑黄帝故里,参加丙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年轻的时候忙于打拼,现在退休了,可以来寻根拜祖,思考自己从哪里来。”站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广场前,年过七旬的美国南加州世界广东同乡会会长陈灿培如是说。他还希望有机会带自己的小孙子一起来寻根。
    尽管第一次来到河南,第一次参加拜祖大典,但马来西亚华人华侨团团长陈沚阳坦诚地说:“作为海外华侨,我感受到了真正的同根同祖。”
    “参加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很多人特别是海外华侨常回家看看。”美国河南联合总商会会长王力军这样理解。
    在拜祖大典现场,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海峡两岸民意交流基金会董事长饶颖奇三名台湾人士,可谓焦点人物。饶颖奇以自己的饶姓作喻说:“尧饶一家,身为炎黄子孙能够前来参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感觉非常的骄傲。”
    民间有流传千年的“三月三、拜轩辕”的习俗,到2006年升格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从2006年至今的10年间,有近30位国家领导人参加大典;更有近10万人现场参加大典典礼,共襄盛举;还有数千万人通过媒体收视收听大典盛况。
    (文章有删改)
    【材料三】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区轩辕路。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近年来,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黄帝故里景区共分五个区域:广场区、故里祠区、鼎坛区、艺术苑区、轩辕丘区。祠前广场上,有千年枣树、百年银杏、荫荫国槐、青青松柏。“乾坤浮雕圆盘”立于祠前广场中道。轩辕桥下姬水河潺潺横流,“轩辕黄帝之碑”立于其右。在鼎坛的北面是轩辕丘旧址,高大的丘内建有地穴覆土式建筑——轩辕黄帝纪念馆,采用虚幻手法,展示黄帝风采。轩辕丘一侧,还建有黄帝文化艺术苑,荟萃了丰富多彩的黄帝文化艺术。
    (文章有删改)

【问题】
    13.依据所提供的示意图,【材料一】中横线①处应填【    】,②处应填【    】,③处应填【    】。(3分)
    14.【材料二】的内容印证了【材料一】的哪一句话?(2分)
    答:【    】
    15.河南省郑州市挖掘出了深厚的中原历史文化资源。请从以上三则材料中各举一例。(3分)
    答:【    】

【参考答案】
    13.①黄河
    ②嵩山
    ③黄淮平原(3分)
    14.(2分)黄帝是世人心目中的“拜祖圣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发挥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15.(3分)黄帝故里打造成为世人心目中的“拜祖圣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发挥了重要的助推作用;从流传千年的民间“三月三、拜轩辕”;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祠前广场、千年古枣树、国槐荫荫、百年银杏松柏参参,“乾坤浮雕圆盘”立于中道,轩辕桥下姬水河潺潺横流,“轩辕黄帝之碑”立于其右;轩辕丘旧址,高大的丘内建有地穴覆土式建筑轩辕黄帝纪念馆,采用虚幻手法,展示黄帝风采。)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12.下面的“四则”内容是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对于“孝”
  • 下一篇:多一些“高贵的低头”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