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①言子之志于公
作者:未知 文章ID:38305 浏览:
【原文】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①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何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吾何行如之②?”
使人辞于狐突③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④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⑤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⑨,国家多难。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
【注释】①盍(hé):通“何”,何不。②何行如之:到哪里去呢?如,到……去。③狐突:姓狐,名突,字伯行。④伯氏:对狐突的敬称。伯氏之言:鲁闵公二年,晋献公命申生领兵伐东山皋落氏(赤狄别种,在今山西垣曲东南),狐突劝申生乘机出逃,申生没有采纳他的意见。⑤爱:吝惜。
【问题】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伯氏【苟】出而图吾君
②不【念】伯氏之言也
2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然则何行乎?
②再拜稽首,乃卒。
24.太子申生认为父王欲杀自己,如果自己逃走是为不孝,你如何评价他的这种孝?(4分)
【参考答案】
22、①如果,假如
②想,考虑,记住(2分)
23、①既然这样那么,(你)为何不逃跑呢?(“然则”、“行”为得分点。)(2分)
②(申生)再次叩拜行礼,就自尽身亡了。(“申生”、“再”为得分点。)(2分)
24、这是一种愚孝的行为。(1分)我们要看重生命本身,无论是父母还是别的什么人,我们可以尊重他们,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即使到了矛盾不可调和的地步,也完全没有交出生命的必要。(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