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赋得暮雨送李胄

发布时间:2019年3月29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
作者:韦应物  文章ID:38893  浏览:

【原文】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问题】
    11.古诗前两句与题目是如何关联的?请简要赏析。(2分)
    12.本诗第五、六句写景富有特色,请选取一个角度简要赏析。(2分)

【参考答案】
    11.古诗前两句与题目是如何关联的?请简要赏析。(2分)
    一句“雨”字,二句“暮”字,紧扣诗题“暮雨”二字;(0.5分)“楚江”“建业”暗扣题中“送”的地点;(0.5分)“微雨”描绘出细雨迷蒙(雨丝缠绵)的场景,(0.5分)“暮钟”点明了时间,营造出凄楚、灰暗的感情基调。(0.5分)
    12.本诗第五、六句写景富有特色,请简要赏析。(2分)
    (本题注意可以从以下几个个角度选点进行赏析:一是画面美感;一是遣词炼字;一是动静结合手法;一是景情关系。此外,选择合适角度,赏析到位即可适当赋分。)
    从遣词炼字的角度:“深”“远”二字用意精到,海门深,浦树远,营造出广阔、辽远、深邃(邃邈)的景象;(0.5分+0.5分)“深不见”“远含滋”着意渲染出迷蒙湿重的暗淡景象。(0.5分+0.5分)
    从景物状态(动静结合)的角度:景物有动,有静;动中有静(0.5分),静中有动(0.5分):海门、浦树为静,但海门似有波涛奔流(0.5分),浦树可见水雾缭绕(0.5分),这又显出相对的动来。
    从画面设置的角度:海门深,浦树远,显其广阔、邃邈,使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而且无不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无不染上离愁别绪。
    从景情关系的角度:“海门深不见”创设出灰暗、抑郁的感情基调(0.5分),“浦树远含滋”描绘出细雨迷蒙(雨丝缠绵)的场景(0.5分),景物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0.5分),沾染上离愁别绪(0.5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①那天约二更时,只见封肃方回来,欢天喜地。众人忙问端的,他
  • 下一篇:养鱼记
  • 【推荐文章】

  • 孤雁

    【原文】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 泥兴荷花壶

    【原文】 泥兴荷花壶 孙方友 ①泥兴荷花壶,陈州特产。用料讲究,壶坯虽薄,但极坚固...

  • 爸爸去哪儿了

    【原文】 爸爸去哪儿了 底延、颜霜霜、邱梦颖 近期,一部《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5...

  • 成长的桥

    【原文】 成长的桥 ①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

  • 蝶恋花·送春

    【原文】 蝶恋花 送春 [宋]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

  • 浣溪沙①

    【原文】 浣溪沙①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

  • 【最新文章】

  • (1)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的名著是《【
  • 6.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字数不超过
  • 8.观察下面这幅图画,按要求答题。(4分)(1
  • 11.从内容和写法角度赏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孤雁
  • 清明时节说“清明”
  •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 我为什么没有翅膀
  • 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手机阅读增长率 国民倾向的
  • 从军行
  • 5.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与画线句构成一组排比
  • 6.莫言是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 【甲】玉莲亭 【乙】晚游六桥待月记 【丙】春
  • 搜狐绿色频道3月28日报道昨晚8:30至9:30,
  • 低碳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