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杜祁公衍①,越州人,父早卒,遗腹生公,其祖爱之。幼时,祖父

发布时间:2020年4月12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2927  浏览:

【原文】
    杜祁公衍①,越州人,父早卒,遗腹生公,其祖爱之。幼时,祖父脱帽,使公执之,会山水暴至,家人散走,其姑投一竿与之,使扶以自泛。公一手扶竿,一手执帽,漂流久之,救得免,而帽竟不濡。
    前母有二子,不孝悌,其母改适②河阳钱氏。祖父卒,公年十五六,其二兄以为母匿私财以适人,就公索之,不得,引剑斫之,伤脑。走投其姑,姑匿之重橑③上,出血数升,仅而得免。乃谐河阳,归其母。继父不之容,往来孟、洛间,贫甚,佣书④以自资。尝至济源,富民相里氏奇之,妻以女,由是资用稍给。举进士,殿试第四。及贵,其长兄犹存,待遇甚有恩礼。二兄及钱氏、姑氏子孙,受公荫补官者数人,仍皆为之婚嫁。
    (选自司马光《沫水记闻》)
    【注】①杜祁公衍:杜衍,别称杜祁公,北宋名臣。②适:女子出嫁。③重橑(lǎo):房屋重叠处的夹层。④佣书:受雇抄写书札。

【问题】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父早【卒】,遗腹生公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B.【会】山水暴至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C.其二兄【以】为母匿私财以适人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D.【尝】至济源    【尝】贻余核舟一
    (2)结合你的感受,写一则批注,评价杜衍。
    (3)能否认为本文是杜衍的传记?请运用传记的知识阐释。

【参考答案】
    (1)D
    (2)示例1:杜衍命运多舛,是遗腹子,又遭遇母改嫁、祖父卒、二兄索财追杀等悲惨之事。但与生俱来的刚强、坚忍,帮助他渡过劫难,赢得贵人相助,获取功名。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杜衍这段渡尽劫难修成正果的经历,实在是人间一段佳话。
    示例2:杜衍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幼年时,他在洪水中漂流很久得救,手中的帽子竟不被打湿;十五六岁,被二兄用剑伤脑,出血数升,却能幸免于难;无依无靠,佣书自资;富贵后还能以德报怨,帮助曾经伤害他的人。这一系列传奇的经历,既是他天性纯良、仁义的体现,也是命运之神的垂怜。杜衍超越常人之举,令人感佩。
    (3)示例1:能。传记强调真实性,杜衍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录了杜衍人生的重要经历。传记用事实说话,作者将情感隐藏在叙述中,不加评论。传记表现人物言行,本文杜衍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因此,可以把本文作为杜衍的传记。
    示例2:不能。真实是传记最基本的要求,虽然本文的形式、内容及写法和传记这种文体很接近,但文中所写之事的时间不具体。本文的出处——《沫水记闻》没有证据表明记录的是真实信息,也不能据此判定本文所写之事是真实的。因此,不能简单认为本文就是杜衍的传记。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9.下面这则短文的顺序已被打乱,请按正确句序排列。
  • 下一篇:(6)杜甫的《望岳》中,揭示经过奋力登攀,必会达到理想境界、
  • 【推荐文章】

  • 绝句(其一)

    【原文】 绝句(其一)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

  • 题蕉

    【原文】 题蕉 沈周 惯见闲庭碧玉丛,春风吹过即秋风。 老夫①都把荣枯事,却寄萧萧...

  • 伤愚溪

    【原文】 伤愚溪 刘禹锡 溪水悠悠春自来,草堂无主燕飞回。隔帘惟见中庭草,一树山榴...

  • 答张十一

    【原文】 答张十一【1】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

  • 春夜闻笛

    【原文】 春夜闻笛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

  • 西山 山居

    【原文】 西山 刘大櫆 西山过雨染朝岚, 千尺平冈百顷潭。 啼鸟数声深树里, 屏风十...

  • 【最新文章】

  • 天上的星星
  • 13.在《己亥杂诗》中,龚自珍以落花自比,表
  • 14.在《虽有嘉肴》中,作者运用类比的方法,
  • 渔家傲·秋思 从军行①
  • 西安一女子夜遇劫匪,不堪威逼跳进了护城河,
  • 郭翻,字长翔,武昌人也。伯父讷,广州刺史。
  • 绝句(其一)
  • 答刘仲鲁书
  • 一滴水能够映现出整个太阳
  • 目光
  • 题蕉
  •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贞观)七年,为
  • 出门的风景
  • 近年来,博物馆成为公众喜爱的文化“打卡”地
  • 卖混沌的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