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红杏枝头春欲闹

发布时间:2020年4月25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3117  浏览:

【原文】
    红杏枝头春欲闹
    (1)有人说,去年传统文化成了最大的“网红”。的确,从名人讲《论语》到历史题材影视剧,从经典吟唱到诗词竟技,传统文化类电視节目颇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火热景象。不过,传统文化真的迎来了它的春天吗?
    (2)在我看来,传统文化一直是“润物细无声”,像春雨一样浸润着我们的心灵。①【只是近年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国家的大力倡导如阳光普照,传统文化普及活动朵朵盛开,争奇斗艳。】我们立刻被传统文化所展现的“春光一角”所震撼,随之而来的反响使得这些活动更为火热地进行。
    (3)传统文化的普及自然有很大利处。正如蒙曼教授所说:“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只是需要被激活。”传统文化活动确实唤醒了不少国人内心被尘封的诗意。②【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中的一曲《苔》,送上穿越千年的质朴与自强;】《国学小名士》中的神曲《你好,诸葛亮》,更是让无数网友感叹:“没文化,你连歌都听不懂、”一系列节目正如绽放的红杏,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这一广阔春光的向往与探索,对文化建设起到【举足轻重】(A)的推动作用。
    (4)可是,随着关注度的不断升温,传统文化也从“暖心”变为了“争着蹭”的热点。《天天向上》在一次中秋特别节目中邀请了因“飞花令大战”走红的小才女贺莉然。节目中,当贺莉然【兴致勃勃】(B)地讲述“头上倭堕髻”一诗描绘的佳人时,一位明星惊讶地喊道:“什么?头上温度计?”随后,现场一片哄堂大笑。诗词的温度竟不及娱乐的热度大,试问这岂不是对传统文化的不敬?更不必说那些只是为了收视率而无视历史的电视剧了。现在虽然传统文化被誉为“【娱乐清流】”(C),但有多少节目是走心的呢?在这盛开的“红杏”中,又有多少转瞬即逝的“红点”呢?
    (5)③【因此,要让传统文化真正达到“红杏枝头春意闹”,我们任重道远。】
    (6)首先,无论是活动组织者还是我们自身,都应对传统文化有崇敬之心与热爱之心。就像山东卫视《国学小名士》节目,108位少年才俊在导师的精心教导和节目组的创意设计下,用心诠释对国学的热爱,才称得上“杏坛春晓寻名士,鲜衣怒马少年时”。
    (7)再者,要让传统文化造福现代社会,才是真正意义的传承。传统文化不能只在荧屏上闪光,④【它更适合用沉静的心去体味滋养】,成为现代人生活的精神营养;传统文化不能只在古书上生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动人图景,需要全社会为之走心。
    (8)不管怎么说,社会上掀起传统文化热,说明“气温”回升,“春天”(D)就要来到了。让我们一起投入到传统文化这一大好春光的建设活动中吧,如此一来,“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景象还会远吗?

【问题】
    (1)文中加【粗】的标点符号和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下列对文中划横线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句改为:只是近年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国家的大力倡导如阳光普照,使得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如春之繁花,朵朵盛开,争奇斗艳。
    B.②句改为: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中的一曲《苔》,送上穿越千年的质朴与自强,让万千颓丧的“屌丝”精神一振:没例外,生命之花都应该开放。
    C.③句改为:所以,要让传统文化真正达到“红杏枝头春意闹”,我们任重道远。
    D.④句改为:它更适合用沉静的心去体味去吸收。
    (3)下列对文章的修改和评价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应该改为“红杏枝头春意闹”才恰当。
    B.第(3)段在第(2)段的基础上进一步肯定电视节目普及传统文化活动的好处与作用,与作者在全文中所要表达的“走心”论相偏离,应该与前两段整合或简略些。
    C.第(6)、第(7)段提出达到传统文化春天的措施建议,还稍显单薄,应适当加强,文章才更具思想价值和实际价值。
    D.作为议论性散文,本文具有明显优点:首尾呼应,行文过程中反复点题,多种表达方式灵活运用,语言平实中见生动。

【参考答案】
    (1)B
    (2)C
    (3)B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读书箴言
  • 下一篇:(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看到的最迷人的景象是:“【
  • 【推荐文章】

  •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乙】贾生

    【原文】 【甲】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

  • 寄黄几复

    【原文】 寄黄几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

  • 五一是几号

    【原文】 五一是几号 安勇 ①爹一共来过我的学校两次,两次都让我丢尽了脸面。 ②第...

  • 贺圣朝·留别

    【原文】 贺圣朝 留别 (宋)清臣 满斟绿醑①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

  • 结合事例简要地从正面评价《水浒》中的宋江。

    【问题】 结合事例简要地从正面评价《水浒》中的宋江。 【参考答案】 示例:宋江:仗...

  • 结合事例简要地从正面评价《水浒》中的吴用。

    【问题】 结合事例简要地从正面评价《水浒》中的吴用。 【参考答案】 示例:吴用:足...

  • 【最新文章】

  • 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
  • 阿来的如花世界
  • 墨翁传
  • 《梅圣俞诗集》序
  • 高考加分“瘦身”是怎么回事? 高考加分政策
  • 淡泊之心自高远
  • 黄蜂筑巢
  • (3)《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
  • (4)高度决定视野,古代许多诗文包含这样的
  •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乙】贾生
  • (2)《西游记》三调芭蕉扇的故事中,孙悟空
  • 【甲】雁门太守行 【乙】从军行(其五)
  • 唐雎不辱使命
  • 火车侠
  • 5G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