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中国家谱

发布时间:2020年6月6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
作者:潘道正  文章ID:43614  浏览:

【原文】
    中国家谱
    潘道正
    ①家谱又称为族谱、宗谱、家乘等,目前存世的中国家谱计有5万多种,其中又有2万多种家谱流落海外。家谱是记载本族世系及其相关内容的历史图籍,其内容涉及娃氏源流、家族迁徒、世系图录、族规礼仪、人物传记、艺文图志、风土人情等。历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曾说:“且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部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统纪一朝,天下之史也。比人而后有家,比家而后有国,比国而后有天下。”家谱和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了中国社会历史的三大支柱,是我国传统文化形式之一,不仅具有一定的形式与内容,而且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持久的社会文化效应,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②中国家谱最早可追溯到周代,魏征《隋书·经籍志》有记载。秦统一天下后,原有的王侯将相失去世袭势力,社会格局重新划分,制谱有了其必要性。不过先秦时,家谱体例简单,一般只按世系先后记述宗族人名和交代人物关系。汉代以后,加谱不仅记世谱,而且记姓氏起源及官职等。汉代初期问世的《世本》有“叙黄帝祖世所出”,记载了从黄帝到春秋时期,诸侯大夫的姓氏、世系、迁居、名号等,被认为是中国家谱的首创之作。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制定家谱为官方掌握,官方的重视使修谱之风盛行。当时门阀等级森严,流行以婚姻集团为核心的综合家谱。在唐代中后期,民族大融合,门第更替,谱学得到进一步发展,且私家修谱逐渐流行。到了宋代,中国家谱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宋代许多文人学士都积极参加修谱并创制谱例,著名的“小宗谱法”和“大宗谱法”就是由欧阳修和苏洵两个大文学家创立的,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前代相比,其功能由以往的“别选举,定婚姻、明贵贱”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本族伦理教化作用。在这一时期,私家修谱进一步发展,取代了官方修谱,成为家谱主要的编暴方式。明清时期,私家修谱蔚然成风,家谱的形式结构、内容也更加完善精密。一部体例完备的家谱大约包括谱名、谱序和凡例等30多项。
    ③家谱的价值主要有两个:一是丰富的史料价值:二是具有纽带作用,即所谓“家之有谱,如木之有本,水之有源”。中国人有着尊祖敬宗的优良传统,这跟千百年来家谱的维系有很大的关系。
    (选自《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作品有改动)

【问题】
    15.下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家谱最早可追溯到周代,魏征的《隋书·经籍志》是中国第一部家谱。
    B.家谱和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了中国社会历史的三大支柱,所以一直被官方所掌握。
    C.宋代文人学士积极参加修谱并创制谱例,欧阳修创立的“小宗谱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D.明清时期的家谱已经得到长足发展,形式结构、内容已经非常完善精密。
    16.阅读第②段,概括各时期家谱的内容或功能。(5分)
    17.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要查询一个人的相关信息非常容易。在这样的背景下,你认为还有制谱的必要吗?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4分)

【参考答案】
    15.(3分)C
    16.(5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
    ①先秦时(周代),家谱一般只按世系先后记述宗族人名和交代人物关系;②汉代以后,家谱不仅记世谱,而且记姓氏起源及官职等;⑧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家谱多是以婚姻集团为核心的综合家谱;④宋代,家谱有“尊祖、敬宗、收族”的本族伦理教化作用。⑤明清时期,体例完备的家谱大约包括谱名、谱序和凡例等30多项。
    17.(4分,理由要两点,每点2分,若只回答“家谱的价值主要有两个:一是丰富的史料价值;二是具有纽带作用”得2分。如果回答没必要,理由充分也可酌情给分,最多给2分)
    示例:有必要。①因为家谱不仅有个人信息,还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如风土人情、族规礼仪等的发展变化过程;②具有纽带作用,可以明白自己的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世系图录等,弘扬了中华民族尊祖敬宗的优良传统。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铜项链
  • 下一篇:【材料一】2017年11月2日,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对北京市西城区某
  • 【推荐文章】

  • 送严士元 芙蓉楼送辛渐

    【原文】 送严士元 刘长卿① 春风倚棹阖闾②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

  • 溪居

    【原文】 溪居 【唐】柳宗元 久为①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

  • 春日书事 春日

    【原文】 春日书事 张耒 虫飞丝堕两悠扬, 人意迟迟日共长。 春草满庭门寂寂, 数棂...

  • 晚春

    【原文】 晚春 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

  • 乡村四月 山雨

    【原文】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 【最新文章】

  • 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看江水东流
  • (9)李白年轻时乘舟东下,出蜀人楚,过荆门
  • (10)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
  • 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
  • (4)下面是近代西方传教士进入东亚国家传教
  • 提到饮食方式,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一群人围坐
  • 信念
  • 送严士元 芙蓉楼送辛渐
  • 从古至今,丝绸之路上的交流和互动,都有艺术
  • 目前,我国消费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我国拥
  • “互联网+教育”:冰火两重天
  •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
  • 王玺,太原左卫指挥同知也。成化初,擢署都指
  • 母语是教育的起点
  • 中国“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