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0年6月17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马克·吐温  文章ID:43779  浏览:

【原文】
    政治经济学
    (美)马克·吐温
    早先我曾攻读政治经济学。每天上午我总是拿来一堆书,开始写文章。这工作要用上我全部的时间,因此我不喜欢有人打搅我。
    话说那一天,我照常开始了工作,但是刚刚写了“政治经济学乃一切善政之基础……”几个字,我的工作被打断了,说是楼下大门口有一个陌生人要见我。我下楼问他有何贵干,同时竭力不让我的政治经济学的思绪跑掉。我是焦急万分,他却不慌不忙。
    他说他刚才经过这里,发现我的房子需要装几根避雷针,因此冒昧来打扰。
    我说:“好啊,你看怎么办?”他说没有别的,只是他很愿意帮我装。
    我竭力装出一个会当家的老手,漫不经心地回答说,我早就想装上那么七八根避雷针了,只是……陌生人听了这话倒是吃了一惊。
    我心想即使我脱口说出了什么外行话,想必他也不会计较的。只听见他说,在全城所有主顾中他最乐意为我效劳了。
    我说那就装吧,说完正想走,他又把我叫住,说是需要知道到底想装多少“针”,装在房子的什么位置上,杆子要求啥质量。
    我告诉他装八“针”,全装在房顶上,杆子要用最好的材料。
    他说他供应的普通的一种是每英尺二十美分,铜质的是二十五美分,镀锌的螺旋状杆要三十美分。
    我说我宁用螺旋状杆。于是他接着说,要想把事情干漂亮,好让任何人,看了都感到羡慕,都异口同声说有生以来从未见过这样对称布局的一组避雷针,那么他认为至少要用上四百英尺。
    我说那就用它四百英尺,心里想着回去干我的工作。我终于摆脱了他,继续从事我的政治经济学。但是当我费了半个小时才使我的思路收拢时,他又打断我的工作,催我下楼去。
    我又再次面对着装避雷针的人——他是那样的冷静,我则如此的烦躁。
    他站在那里,正在品评鉴赏似的朝着我房顶上的主烟囱方向眺望。他说眼前这景致简直会使人产生新的乐趣,接着又说:“你自己说说看,可曾看见过比单独一个烟囱上就装有八根避雷针更美的景色吗?现在美中不足的,就差在屋顶周围再分散装上八根避雷针了。”
    我说我还有急事要做,于是就让他再装八根避雷针,添加五百英尺螺旋状杆。
    这一次我估计足足花了一个小时才把被打断的思路拉回来。但是装避雷针的人又传话上来要找我。
    他说他是万万不得已,才只好又来打扰我,因为他发现原先的全部计算出了一点点毛病,照这个样子,万一雷暴到来,光凭这十六根避雷针怎能保证这座房子的安全呢?
    “求求你让我安静一下吧!”我说,【“你就装它个一百五十根!在厨房间装一根,牲口棚上装一打!那只母牛身上装一对!厨师脑袋上也装上一根!你有什么材料全用上!用完避雷针,爱装什么装什么,但愿不要再来打扰我!”】
    后来当他又回来找我时,我对他说:“甭说了,报报账吧。九百美元?完事了吗?那么街上集合了这么多人干什么?怎么?原来是看避雷针!难道他们从未见过避雷针?是没有见过一座房子上装了这么多避雷针吗?真是少见多怪!我得下楼好好看看。”
    在随后的二十四小时内,我们这座房子竟成了全城的一大奇观和人们议论的话题。房子所在的街道日夜都被看热闹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
    直到第二天,这才解了围,因为这时过来了一阵雷暴雨,雷电直冲我的房子打下来,五分钟后周围半英里内再也看不到一个观众了,但是在同样的距离外,所有高楼大厦的每个窗口和屋顶上都挤满了人。根据当时计算,四十分钟内,我的房子竟遭到了七百六十四次雷击。
    在此我得顺便提一笔,在当时那段恐怖的时刻,我是无法再继续研究我的政治经济学了。
    (选自《新语文读本》,广西教育出版社)

【问题】
    13.陌生人为什么能成功地说服“我”装那么多的避雷针?(3分)
    ▲
    14.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五段中“陌生人听了这话倒是吃了一惊”,是因为“我”对避雷针常识的了解出乎他的意料。
    B.文章第十二段“我”变得如此的烦躁,是因为陌生人要求“我”花更多的钱装更多的避雷针。
    C.文章情节层层推进,通过陌生人的多次打扰以及跟“我”的多次沟通,把安装避雷针一事写得引人入胜。
    D.文章写“我”沉迷于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会让我们联想起《格列佛游记》中科学院人士所沉迷的伪科学的研究,因为他们的研究都具有讽刺意味。
    15.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你就装它个一百五十根!在厨房间装一根,牲口棚上装一打!那只母牛身上装一对!厨师脑袋上也装上一根!你有什么材料全用上!”
    ▲
    16.文章用“政治经济学”为题有哪些好处?(3分)
    ▲

【参考答案】
    13.(3分)“我”不懂装懂,自以为是;“我”爱慕虚荣,追求形式;“我”沉迷于我的政治经济学写作,无心与他周旋;陌生人识破了“我”对避雷针的无知。(任意三点即可)
    14.(3分)B
    15.(3分)语言描写,用排比和夸张的手法(1分),用大量的数量词,极度讽刺了“我”对避雷针知识的一无所知(1分),多个感叹号的连用,也表现了“我”此时因为陌生人的数次打扰情绪失控,烦躁至极(1分)。
    16.(3分)点明了“我”所研究的学科的特殊性(1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1分);也讽刺了“我”看似研究政治经济学,其实对生活中真正的政治经济学一窍不通(或高度概括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其实也是一部政治经济学的缩影;讽刺了脱离了生活实际的政治经济学,只能是虚假空洞的)(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洛阳大市
  • 下一篇:【材料一】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