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湖心亭看雪

发布时间:2020年7月20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1日
作者:张岱  文章ID:44207  浏览:

【原文】
    湖心亭看雪
    张岱
    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③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④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问题】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独往湖心亭/看雪B.至/若春和景明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D.虽/乘奔御风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与余舟一芥(芥蒂)B.先帝不以臣卑鄙(低微鄙陋)
    C.问其姓氏(代词,他们的)D.不以物喜(连词,因、因为)
    12.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选文第①段的“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点明了时间、地点,“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突出西湖宁静到了极点。
    B.选文第②段作者描绘西湖中的雪景,采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点染出西湖雪景的神采。
    C.选文以“痴”为文眼,一方面写“相公”之“痴”,一方面写湖中人之“痴”,以“相公”的“痴”来衬托湖中人之“痴”。
    D.选文以时间为叙述线索,地点是湖心亭,人物以我为主,整篇文章脉络清晰;这篇小说化了的散文,有对白、有人物和简单的情节。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6分)
    (1)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译文:
    (2)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14.选文第②段画线句中哪几个词语用得巧妙、传神?有何作用?(5分)
    答:

【参考答案】
    10.B(“至若”是句首发语词,中间不能停顿,应在其后停顿。)
    11.A(芥:小草。)
    12.C(选文是用湖中人之“痴”来衬托“相公”“痴”的境界。)
    (以上3道选择题均为2分)
    13.(1)他们看到我十分高兴,说“湖中怎么可能还有这种人?”拽着我一起喝酒。(3分)
    (2)等到下了船,船夫不停地小声念叨着:“别说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3分)
    14.“横”“点”“芥”“粒”这几个量词用得巧妙、传神。这几个量词描绘出雪笼西湖、水天之间白茫茫一片的景色,突出了与天地的空阔比起来人的渺小之感。(5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9.仔细观察下面漫画,按要求作答。语言的综合性实践。(6分)
  • 下一篇:题临安邸①
  • 【推荐文章】

  •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原文】 喜迁莺 晋师胜淝上【1】 李纲【2】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

  • 早发

    【原文】 早发 韦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

  •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原文】 沁园春 答九华叶贤良 刘克庄【1】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

  • 寄黄几复

    【原文】 寄黄几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

  • 约客

    【原文】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

  • 柳 咏柳

    【原文】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

  • 【最新文章】

  • 8月19日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媒体给
  • 材料一: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
  • 父亲的车后座
  • 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某校组织了一一次
  • 乌江项王庙
  • 西塘的心思
  • 珠峰并未关门,游客尚可观赏。关于世界第一高
  • 剧院里哪些座位听得最好
  • 很多人还记得,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常为了买到
  • 愿借丹青写风神
  • 喝热水也能消暑降温吗
  • 楚人隐形
  • 21.某校初三(1)班将开展以“传播正能量,从
  • 刘铎传
  • 见苏仁仲提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