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

发布时间:2020年9月1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作者:米立  文章ID:44670  浏览:

【原文】
    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
    米立
    ①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我却犯了愁: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院;二是我不知道该怎样跟父亲提这件事。
    ②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顾虑,一再追问,我被迫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
    ③我说!“爸,我在北京的工作很稳定,没法回来陪你。但我的收入又不高,不能把你接到北京照顾。所以,我想帮你找家养老院,你在那里生活,我也会放心一些。”我极尽诚恳地说着这一切,但心里明白,只是借口而已。父亲听完,神情黯淡下来。
    ④虽然我知道他不会和我一起去北京,他肯定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可他如果真要待在家里,我难免又会心烦。毕竟这是生我养我的父亲,在他的生活快要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不允许自己不以为意。
    ⑤没想到,父亲回过神来,笑着说:“我觉得咱们社区的那家就很好,我明几个就搬过去。”
    ⑥那家养老院,我考察过,环境太差,我于心不忍。父亲固执地开始收拾一些生活用品。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
    ⑦【看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但是很快,我就抹去腮边的泪水,生活让我只能这样选择。
    ⑧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摆弄家里的物件,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副极其舍不得又无奈的表情。我不忍看下去,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
    ⑨那天晚上,我久久无法入睡,从门缝里钻进来的灯光告诉我,父亲也是一夜未眠。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
    ⑩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面前时,他一脸快乐的表情,仿佛从来就没有伤感过,没有失落过。
    11早餐是父亲做的,煎蛋、豆浆,还有几个热乎乎的包子。我一眼便认出那几个包子是原来上中学时,校门口那家的。我非常喜欢吃他们家的包子,后来上大学,偶尔回来,父亲一大早便骑上自行车,给我买回来。现在,父亲老了,骑不动车子了,一定是早上赶了好远的路才买回来的。
    12父亲见我发愣,笑着说:“快吃,快吃,一会儿凉了,我早上晨练,专门用保温瓶给你带回来的。”最后,我把早点一扫而光。收拾完毕后,父亲最后一次检查家里。
    13一路上,父亲一直走在前面,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我能看到他的背影。想起小时候,父亲第一次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他一直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进了幼儿园,才极其不舍地把我交给老师。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后来,父亲把我送到幼儿园,他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看我在院子里玩耍。隔着栅栏门,看到父亲,我再无惧怕,玩得很开心。每天放学,我都渴望父亲早些出现在幼儿园门口……
    14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而此刻,父亲就像一个孩子,我把他送进养老院,他是否也会不适应,是否也会想着有一天,我会出现在养老院门口,接他回家。
    15我再也忍不住了,泪如泉涌。正是眼前这个人,给了我一个家,陪着我渐渐长大。我从背后抱着父亲,开始觉得我是那样渺小、自私、卑鄙不堪。以前,父亲有我有家;后来,我离他越来越远。现在,我竟然让他连个家都没有。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失声痛哭,父亲一直没有转过身,但我感觉到手背上有父亲掉落的泪。
    16我哽咽着说:“爸,咱不去了,咱回家吧。”他拼命地点头。
    17几天后,我带着父亲回了北京。我可以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可是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家的这个男人,我再也不想让他受半点委屈。【自此以后,我会一直在父亲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恩无终。】
    ——(选自《读者》2017年第6期,有删改)

【问题】
    14.根据选文内容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2分)

时间
情节
待在家里的那几天
“我”想送父亲去养老院,父亲答应了,“我”却一夜未眠。
第二天一早
(1)
几天后
(2)
    15.你怎么理解“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面前时”,而父亲却“一脸快乐的表情”?(3分)
    16.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列词句。(4分)
    (1)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分析加点词语的作用。)
    (2)看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体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17.选文第13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8.分析文章结尾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3分)
    19.读了选文以后,请结合生活实际淡谈你的收获。(3分)

【参考答案】
    14.(1)父亲“快乐”地和“我”一起去养老院,路上“我”回忆起小时候父亲对“我”的关爱,深感愧疚,决定不送父亲去养老院。
    (2)“我”带父亲回到了北京,“我”决定一直陪伴在父亲身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情节的能力。依据表格中所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找到相应的段落,再概括内容即可。第(1)空的答题区间在第⑩~6段,第(2)空的答题区间在最后一段。
    15.“我”要进父亲去养老院,既无奈难过,也深感愧疚,因而久久无法入睡。而父亲体谅到“我”的难处,尽管自己不愿意去养老院,但也不想让“我”为难,故意装出“一脸快乐的表情”表现了博大而无私的父爱。
    16.(1)“穿过”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的叹息声透力之强。表现父亲因为要去养老院而十分难过,心情极度失落;“冲击”一词写出了那声音在“我”听来格外刺耳,表达了“我”因要送父亲去养老院的不忍与愧疚之情。(2)神态描写。体现了“我”因为自己不能亲自照顾年迈的父亲而难过、无奈的心情。
    【解析】(1)分析词语的作用应结合词语的含义和语境,分别从父亲和“我”的角度揣摩人物的心理。(2)从“潸然泪下”可看出此句为神态描写,答题时应结合具体情节体会人物心情。
    17.插叙。“我”回想父亲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引出下文“我”猜想父亲被送进养老院的感受,也使“我”回忆起了父亲曾如何陪“我”长大,为“我”最终带父亲回北京,决心要永远照顾他的情节做铺垫。
    18.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中心:“我”要做年迈的父亲永远的依靠,来报答他的养育之恩。与题目相照应,即对父亲“感恩无终”,使文章结构严谨。
    【解析】奉题考查学生对关键语句作用的把握能力。“站成一棵树”表明“我”要成为父亲坚强的依靠,永远守护着他。“感恩无终”表明“我”要报答父亲养育之恩的决心,且这句话与题口“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相照应。
    19.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先提出观点.再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观点可从父亲的角度提出,表达父爱恩重如山,令人感动的主题;也可肌自身角度提出,论述我们应有一颗感恩的心,努力曰报父母的恩情。应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语言表达条理清晰。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甲】邹忌修八尺有余 【乙】相如从上至长杨猎,是时天子方好自
  • 下一篇:你是谁?“刷脸”“刷眼”就知道
  • 【推荐文章】

  • 陋室铭

    【原文】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

  • 水调歌头·和董弥大中秋

    【原文】 水调歌头 和董弥大中秋【1】 朱敦儒 偏赏中秋月,从古到如今。金风玉露相间...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原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

  • 观魏博何相公猎

    【原文】 观魏博何相公猎 张祜 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

  • 清平乐

    【原文】 清平乐 张炎 【序】兰曰国香,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楚...

  • 春夜别友人

    【原文】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

  • 【最新文章】

  • L型菌
  • 24.参考下面的示例,为你喜欢的一本名著写一
  •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以春花喻
  • 陋室铭
  • 家山
  • 自1905年张謇筹建我国第一个综合性博物馆——
  • 《越州鉴湖图》序
  •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 《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认为;远古时候,伏羲
  • 人类目前已经给地面交通、海洋航运和空中飞行
  • 任光禄竹溪记
  • 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 水调歌头·和董弥大中秋
  • 松阳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