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远古江南:最早的鱼米之乡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5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
作者:孙国平  文章ID:45473  浏览:

【原文】
    远古江南:最早的鱼米之乡
    孙国平
    ①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余姚河姆渡、田螺山是两处六七千年前保存良好的古代遗址。通过对这两处遗址考古获得的信息,我们可以描绘出远古江南的美好生活。
    ②上世纪70年代,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1),出土了看似新鲜的大片稻谷壳堆积和散落的炭化稻米,一度让考古专家推断,河姆渡人是世界上最早耕种稻田、煮食米饭的先民。后来,南方地区一次次的相关考古(2),一再改写和刷新了中国稻作农业起源阶段的历史记录。目前,1万多年前以水稻栽种为主的稻作农业发端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专业资料,已成为植物考古界和农史学界的共识。在之后的数千年里,水稻种植逐渐被先民发展成为取代传统渔猎的最主要的谋生手段。
    ③在田螺山遗址丰富多彩的出土文物中,炊器专家也研究辨认出了很多通常用于炊煮米饭、熬制米粥的多种式样的原始饭锅——陶釜。我们熟悉的成语“釜底抽薪”“破釜沉舟”中的釜字也就有了最早的出处。
    ④正是在大米的哺育下,中国南方地区出现了加速度的文明发展轨迹。河姆渡文化之后,杭嘉湖地区兴盛起来的良渚文化,在东亚大陆率先迈上了文明社会的台阶,成熟发达的稻作农业是其依赖的社会经济基础。
    ⑤此外,在这两处遗址中,发掘出了各类不计其数的鱼类骨头,如鲫鱼、鲤鱼,甚至还有一些鲨鱼、金枪鱼等。考古学家把它们通过淘洗泥土后拣选收集起来,摆放到了数十个多层的架子上,这些鱼类骨头可以让我们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当时唾手可得的鱼类资源也是河姆渡先民食物构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结合数量颇大的稻米遗存,以河姆渡为代表的远古江南,无疑冠得上中国最早的“鱼米之乡”这一称号。
    ⑥可以想见,实际上那时候这一地区的先民们,已享受着富足和安稳的饮食生活。未被改良得完全成熟的稻米,搭配上纯野生的鱼类来下饭,其口感想必是美美的。
    ⑦当然,与采集狩猎阶段相比,农业社会阶段人类食用的谷物品种比较单一,来补充营养,调剂口味的,就是取之不尽的野果了。在田螺山遗址发掘中,考古学家获取了种类丰富、数量巨大的其他植物遗存,如有成坑的橡子、成堆的麻栋果、散落的桃核、柿子核等,还有微小的葫芦籽、杂草草籽等,甚至还有也许是最原始中药的灵芝、草叶等;还有长于河流水塘中的菱角、芡实、莲子等等。
    ⑧这些林林总总的动植物遗存,经过考古专家的分类、鉴定、统计和古今形态比较、归纳,完全让我们相信,河姆渡、田螺山先民在大自然温暖的怀抱里,享受着不亚于忙忙碌碌现代人的生活乐趣和幸福滋味。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问题】
    14.根据语境,填入第②段横线处最恰当的选项是:(1)【    】,(2)【    】(4分)
    A.发现    B.发表    C.发掘    D.发觉
    15.阅读全文,远古江南的先民们主要拥有【    】,其次拥有【    】,还拥有【    】,因此作者认为,他们享受着不亚于现代人的美好生活。(6分)
    16.有同学认为将第⑦段的画线句改成“甚至还有灵芝、草叶等最原始的中药。”显得更加简洁,你认同吗?简要说明理由。(4分)
    17.有人认为删去第③段文章思路更加清晰,你认同吗?请简述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4.(1)C
    (2)A(每空2分)
    15.数量颇大的稻米(成熟发达的程作农业)
    不计其数的鱼类(唾手可得的鱼类)
    取之不尽的野果(种类丰富,数量巨大的其他植物)(每空2分)
    16.不同意(1分)
    改句删除了“也许”一词,“也许”表明灵芝等是最原始中药这一说法只是一种推测,并不确定。(2分)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改。(1分)
    17.能。第③段介绍的是陶釜的发掘。(1分)第②段介绍的是南方地区,稻米的种植成为先民最主要的谋生手段,第④段介绍的是稻米种植促进了文明的发展,(2分)第④段内容紧承第②段内容,第③段介绍的内容与它们关系不大。(1分)
    不能。第③段介绍的是陶釜的发掘。(1分)陶釜用于炊煮米饭、熬制米粥,并多种式样,可见,稻米的加工已非常普遍。(1分)该段内容更加印证了第②段介绍的南方地区,稻米的种植成为先民最主要的谋生手段这内容。(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李袭誉,字茂实,为人严悫①,以威肃闻。居家俭,厚于宗亲,禄
  • 下一篇:背π,还是背诗?
  • 【推荐文章】

  • 绝句

    【原文】 绝句 吴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

  • 满江红·小住京华

    【原文】 满江红 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

  • 放船

    【原文】 放船【注】 杜甫 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 直愁骑马滑,故作放舟回。 青惜...

  • 好事近·渔父词

    【原文】 好事近 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①绿蓑青笠,惯披霜...

  • 钓鱼湾

    【原文】 钓鱼湾 锗光羲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漂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

  • 台城

    【原文】 台城 韦庄①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

  • 【最新文章】

  • 风筝,是中国古人的一项重要发明,放风筝是一
  • 语言是无须保卫的
  • 心头一杯冷咖啡
  • 绝句
  • 留侯张良者,字子房,其先韩人也。沛公之从洛
  • 满江红·小住京华
  • 选段一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A的
  • 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于敏
  • 放船
  • 放船(一)(二)
  •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元人杂剧
  • 怀念老陆
  • 好事近·渔父词
  • 钓鱼湾
  • 音色里的中国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