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人生需要一点“埋头”精神

发布时间:2021年2月4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6774  浏览:

【原文】
    人生需要一点“埋头”精神
    ①工作中,常有一些人不愿意干不容易出成绩的工作,觉得埋头苦干不如“巧为”、有选择性地干更加“见效”。不可否认,干工作有时确实需要一点“窍门”,多一些创新求变。但寻找捷径并不等于投机取巧,能走捷径靠的是日积月累和持续不断的拼搏奋斗,而不是挖空心思,妄想一劳永逸、一步登天。
    ②“根深才能叶茂”,埋头做好基础性工作,才能积少成多,厚积薄发。“埋头”不是不知变通,而是一种踏实做事的作风。“埋头”的好处,在于不投机取巧,耐心经事,直面困难和矛盾。如此“愚拙”,更有利于打牢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进。纵览古今,很多成绩的背后,都有“十年寒窗”的苦功。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27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花了34年,马克思著《资本论》用了40年,屠呦呦整理了2000多个药方,最终获得青蒿素样品……可见,人生要有所收获,的确需要一点“埋头”的精神。
    ③《汉书·枚乘传》有云:“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细细想来,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不是知识不够多,而是知识太多;不是不够聪明,而是过于聪明,总想着避开问题,缺少“埋头”的精神。华罗庚在诗中写道:“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积久方显愚公智,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硬要把“伪聪明”当作真聪明,不过是真愚拙的做法。做事情,还是要那么一点“埋头”精神、需要那么几分“愚气”。
    ④世间事多不会一蹴而就。一件好的作品需要反复打磨,一种本领的获得需要不断学习实践,许多事情要想做成功,都需要埋头下一番苦功夫。人们常说“入门先站三年桩”,如果不能打牢厚实的功底,到头来学的不过是花拳绣腿。做人做事,稳扎稳打、耐心付出,才能有所成。【而一些所谓的“聪明人”,对“埋头”干不屑一顾。他们自恃头脑灵活,做事灵巧,好高骛远,崇尚“效率至上”。几十个小时就想速成一门语言,做生意立马就想赚钱……】世上哪有这样的捷径?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一遇到困难即刻调转方向,这样做多半会一事无成。
    ⑤人生成败的关键就在于一个人能否每时每刻持之以恒地追求自己的目标。这种持之以恒,就是“埋头”精神的表现。执著于追梦,才会最终梦想成真。所有的积累、沉淀和改变,都是对时间的尊重,也是对人生的尊重。就如同龟兔赛跑中的兔子,起步快不代表就能赢。要知道,跑步前进最多只能跑几十公里,而选择“埋头”走路,却可以走出两万五千里长征。
    (选自《解放军报》)

【问题】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2.选文第①段“从工作中,常有一些人不愿意干不容易出成绩的工作,觉得埋头苦干不如‘巧为’、有选择性地干更加‘见效’”写起,有什么好处?(3分)
    23.选文第④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4.请结合选文内容及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3分)
    要知道,跑步前进最多只能跑几十公里,而选择“埋头”走路,却可以走出两万五千里长征。

【参考答案】
    21.(2分)人生要有所收获,需要一点“埋头”精神(或人生需要一点“埋头”精神)
    22.(3分)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人生要有所收获,需要一点“埋头”精神。(1分)作为事实论据,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1分)从现象入手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23.(3分)举例论证(1分),画线句列举了一些所谓“聪明人”的事例,从反面具体有力地证明了“许多事情要想做成功,都需要埋头下一番苦功夫”的观点,(1分),进而有力支撑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或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说服力。(1分)
    24.(3分)示例:做任何事情,如果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多半会一事无成;(1分)如果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进埋头苦干,一定会有所收获。(1分)正如我们在学习中只有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地朝既定目标努力埋头前进,才会取得优异成绩。(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健康“双刃剑”——抗生素
  • 下一篇:爱莲说
  • 【推荐文章】

  • 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

    【原文】 喜观【1】即到复题短篇二首 杜甫 其一 巫峡千山暗,终南万里春。病中吾见弟...

  • 从军行

    【原文】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

  •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原文】 喜迁莺 晋师胜淝上【1】 李纲【2】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

  •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原文】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

  • 钱塘湖春行

    【原文】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

  • 行香子

    【原文】 行香子 苏轼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

  • 【最新文章】

  • 爱莲说
  • 人在山水间
  • 超级计算机(以下简称“超算”),是具有超强
  • 羽,字鸿渐,不知所生。初,竟陵禅师智积得婴
  • 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一项个体的、
  • 虞喜字仲宁,会稽余姚人,光禄潭之族也。喜少
  •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节选)
  • 7.《朗读者》节目走迸我们的校园,它以篇篇经
  • (11)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为民请命
  • (1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疾风暴雪来
  • 谁更容易相信“阴谋论”?
  • 泥土哪去了
  • 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 ①卫公既灭突厥,斥境至于大漠,谓太宗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