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桃花源记(节选) 【乙】醉翁亭记(节选)

发布时间:2021年3月25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7374  浏览:

【原文】
    【甲】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问题】
    6.甲文作者是【    】朝代的陶渊明,乙文作者是宋朝的【    】。(2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8.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描写了桃花源中美好的生活环境,以及淳朴的社会风尚。
    B.【乙】文交代了滁州地理环境后,由远及近,逐步推出主景醉翁亭。
    C.【甲】文是作者被贬时的作品;【乙】文是作者被提拔担任滁州太守时的作品。
    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意外发现的美景,都展现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9.【甲】【乙】两段选文都提到的“乐”,含义是否相同?请具体分析。(4分)

【参考答案】
    6.东晋
    欧阳修(1+1分)
    7.一眼望去,树木茂盛而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3分,关键词"蔚然、深秀、者……也")
    8.B(3分)
    9.不一样。甲文是指桃花源中的人对于宁静、幸福的生活感到快乐。(2分)乙文是指作者寄情山水的快乐。(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谈独立思考
  • 下一篇:淝水之战
  • 【推荐文章】

  • 玉仙馆

    【原文】 玉仙馆 [唐]张籍 长溪新雨色如泥,野水阴云尽向西。 楚客天南行渐远,山山...

  • 扫花游·秋声

    【原文】 扫花游 秋声 王沂孙 商飙①乍发,渐淅淅初闻,箫箫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原文】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 夜雨寄北

    【原文】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 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原文】 一丛花 今年春浅侵年① 苏轼 今年春浅腊侵年②。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

  • 流莺

    【原文】 流莺① 李商隐 流莺飘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

  • 【最新文章】

  • 正直
  • (1)明月在古诗词中象征对故乡,友人、亲人
  • (2)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 (3)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
  • 回望历史,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多少仁人
  • 门前那棵桂花树
  • 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 3.下面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标语,请
  • 4.下面是我国语言学家、翻译家、作家季羡林为
  • 赤壁 登幽州台歌
  • 玉仙馆
  • 跋①吕侍讲②《岁时杂记》
  • 班级以“周末补习的利与弊”为辩题组织辩论赛
  • 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贫,钓于城下,诸母漂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