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答案

发布时间:2021年4月18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7697  浏览:

【原文】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创造的财富的过程中,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因为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的退化中,已经进步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而制定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1917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数千个实地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1972年参加起就对其抱着极大的热情。国务院于1978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UIY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迄今全国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成为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可以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个缩影。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一个面积20多公顷的林区,这里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都呈现出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生态系统。这里没有森林病虫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地生存着。长白山的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森林结构最佳参照模式。各国专家希望从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中典范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得到启示,以查清欧美“森林死亡”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中国专家希望通过研究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林业之路。中外专家的希望,便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问题】
    7、第一自然段中“秘密”一词具体指的是(    )(3分)
    A、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B、人类获得和创造了财富还会受到惩罚的原因。
    C、人类应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获得发展。
    D、人类怎样搞经济建设才能与环境相适应。
    8、下列对第三自然段中画线的“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一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以何种方式开发利用自然会招致大自然的报复。
    B、人类怎样开发利用自然才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C、什么样的环境是适合众多的物种生存的最佳环境
    D、哪些地区的生态系统状况能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借鉴。
    9、对“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具体任务,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B、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有关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实地科研项目,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C、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并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D、参照生态系统典范,弄清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与生物圈计划是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和资源日益匮乏的产物。
    B、人与生物圈计划标志着人类的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C、人与生物圈计划将提高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自觉地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D、人与生物圈计划将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答案】
    7.C
    “秘密”所指的内容应当在阅读全文后回答,它显然指的是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8.C
    对这句话的理解应把重点放在“人与自然”上,C项恰恰缺了“人”这一要素。
    9.A
    A项说得过于概括,不属于具体措施。
    10.D
    A项说的是“人与生物圈计划”产生的背景,与第一段不符,此项计划的产生应是人类认识水平提高的结果。B项说的是该计划的意义,该项计划与科技水平没有直接关系。C项说的是该项计划的作用,显然有所夸大。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蒙娜丽莎之美
  • 下一篇:月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推荐文章】

  • 唐多令

    【原文】 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

  • 幽居初夏

    【原文】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

  • 过融上人兰若

    【原文】 过融上人兰若①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

  • 山行

    【原文】 山行 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

  • 野泊对月有感

    【原文】 野泊对月有感 周尹潜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

  • 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原文】 双调 沉醉东风 秋景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周不尽山,一望无...

  • 【最新文章】

  • 由于长期以来受“欧洲中心论”与“以西释中”
  • 邂逅黄姚
  •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弟足下:日来京寓大小平安
  • 唐多令
  • 识别生命大分子
  • 废墟
  • 很多人把2016年视为火星移民探索的启程之年。
  • 当下让到书房里。陈和甫举眼四面一看,见院宇
  • 材料一 什么是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
  • 蔷薇四月天
  •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乙】有屋数间,
  • 绿雁
  • 飞行汽车就要来了
  • 科学家如何破译“非典”病毒
  •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