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发布时间:2021年5月4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作者:司空曙  文章ID:48041  浏览:

【原文】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①,况是蔡家亲②。
    ①分:情分。②蔡家亲:即表亲。卢纶与司空曙是表兄弟。

【问题】
    (1)请分别用一个词归纳前四句、后四句所表达的作者心情。前四句:【    】;后四句:【    】。(2分)
    (2)这首诗是怎样抒情的?写一段8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4分)
    答:【    】

【参考答案】
    (1)“悲”或“悲伤”
    “喜”或“欣慰”
    (2)从情感抒发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答案要点:以景抒情,情景交融;悲喜交集,以悲衬喜。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因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首句是写作者悲凉的境遇:年老独居荒野,近无四邻,孤苦无依,生活贫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写景抒情,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后两句写对表弟到来的感激,这是写“喜”,但喜中仍有悲。喜的是因为自己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处境不佳,又感到对不起亲人,所以仍感辛酸惭愧。全诗语言朴实,语调低沉悲切,真实感人。
    司空曙和卢纶都在“大历十才子”之列,诗歌工力相匹,又是表兄弟。从这首诗,尤其是末联“平生自有分(情谊),况是蔡家亲(羊祜为蔡邕外孙,因称表亲为蔡家亲)”,可以看见他俩的亲密关系和真挚情谊;而且可以感受到作者生活境遇的悲凉。据《唐才子传》卷四载,司空曙“磊落有奇才”,但因为“性耿介,不干权要”,所以落得宦途坎坷,家境清寒。这首诗正是作者这种境遇的写照。
    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这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说,这首诗“前半首写独处之悲,后言相逢之喜,反正相生,为律诗一格”。从章法上看,确是如此。前半首和后半首,一悲一喜,悲喜交感,总的倾向是统一于悲。后四句虽然写“喜”,却隐约透露出“悲”:“愧君相见频”中的一个“愧”字,就表现了悲凉的心情。因之,题中虽着“喜”字,背后却有“悲”的滋味。一正一反,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使所要表现的主旨更深化了,更突出了。这就是“反正相生”手法的艺术效果。
    比兴兼用,也是这首诗重要的艺术手法。“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不是单纯的比喻,而是进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来烘托气氛,特别富有诗味,成了著名的警句。用树之落叶来比喻人之衰老,是颇为贴切的。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相似点在衰飒。这里,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了气氛烘托的作用,类似起兴。自从宋玉《九辩》提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落叶,常常被用以塑造悲的气氛,“黄叶树”自然也烘托了悲的情绪。比兴兼用,所以特别富有艺术感染力。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云: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其实,三诗之妙,不只是善于状景物,而且还善于设喻。司空曙此诗颔联之所以为优,在于比韦应物、白居易诗多了雨景和昏灯这两层意思,虽然这两层并无“比”的作用,却大大加强了悲凉的气氛。“雨中”、“灯下”两句之妙,就在于运用了兴而兼比的艺术手法。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有生命力的文学是站着的文学(有删改)
  • 下一篇:超声刀
  • 【推荐文章】

  •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其一)

    【原文】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其一) 苏轼 晚照余乔木,前村起夕烟。 棋...

  • 淡黄柳

    【原文】 淡黄柳 姜夔 (原序)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①异,唯柳...

  • 玉楼春

    【原文】 玉楼春① 欧阳修 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

  • 春夕旅怀

    【原文】 春夕旅怀 崔涂(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

  • 游赏心亭①

    【原文】 游赏心亭① 王硅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

  • 宿雨

    【原文】 宿雨 王安石 绿搅寒芜出,红争暖树归。 鱼吹塘水动,雁拂塞垣飞。 宿雨惊沙...

  • 【最新文章】

  •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其一)
  • (4)王维《观猎》一诗中传达出冬末春初的季
  • (5)从古至今,人们对大海充满了向往和热爱
  • (4)辛弃疾的《西江月》中,从嗅觉和听觉两
  • 淡黄柳
  • 戏曲的唱腔和念白
  • 寂寞
  • 23.某班开展了以“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为主
  • (5)《行路难》(其一)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
  • (6)《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边花草的句子
  • 给“直升机父母”的七条忠告
  • 九月初九
  • 孟冬寒气至
  •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 轮椅上的那个年轻人,起身走了——纪念史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