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意识流小说,是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

发布时间:2021年5月6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9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8109  浏览:

【问题】
    19.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意识流小说,是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其代表作品之一是《墙上的斑点》,作者是英国的【    】。(2分)

【参考答案】
    19.(2分)伍尔夫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鲁迅小说《【 】》继承我国小说的民族传统,用“传”的形式构成
  • 下一篇:句子排序:(牵牛花的藤蔓)今年从墙角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
  • 【推荐文章】

  •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苏轼《李思训画长

    【问题】 请从 虚实 关系的角度赏析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李思训①画长江绝...

  • 请结合朱熹《水口行舟》中词语简析诗人情感的

    【问题】 请结合朱熹《水口行舟》中词语简析诗人情感的变化。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

  • 请你为“毛泽东诗词朗诵会”的主持人写段结束

    【问题】 22.毛泽东的诗词理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能给人深刻的启示,有些诗句至今脍...

  • 简要概述“飞夺泸定桥”这场战役的结果。

    【问题】 简要概述 飞夺泸定桥 这场战役的结果。 【参考答案】 红军占领泸定桥,让全...

  • 《礁石》和《我爱这土地》都运用了象征手法,

    【问题】 《礁石》和《我爱这土地》都运用了象征手法, 土地 象征【 】, 礁石 象征...

  • 陆游《游山西村》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

    【问题】 陆游《游山西村》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

  • 【最新文章】

  • 依据《马铃薯的文学缘》推断,“马铃薯之乡居
  •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山势欲奔吞浪住,江
  • 《北史·王罴列传》记载王罴的主要事迹有:
  • 高攀龙《可楼记》结尾说“斯楼其赘”的原因是
  •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范成大《霜天晓角》结
  • 钮琇《黄淳耀》中,分析黄陶庵不愿意和诗的原
  • 钮琇《黄淳耀》中,概括黄陶庵的为人。(3分
  • ⑤我国第一首浪漫主义抒情长诗是《【 】》,
  • 句子排序:①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很多人都
  • 压缩语段:昨天下午5时10分,兰州开抵北京的T
  • 为下面这种现象提出解决的办法。(4分)近年
  • 请对朱淑真《菩萨蛮·山亭水谢方半》结尾的画
  • 《魏书·崔休传》中,请简洁的语言概括崔休的
  • 2.[唐]王充《论衡·量知篇》:“人之学问,
  • 3.《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