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①书法艺术在总体上是一种形式美,它与人品的关系曲折错综。许

发布时间:2021年5月7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9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8124  浏览:

【原文】
    ①书法艺术在总体上是一种形式美,它与人品的关系曲折错综。许多性格柔弱的文人却有一副奇崛的笔墨,而沙场猛将的字迹倒未必有杀伐之气。中国传统文人面壁十年,博览诸子,行迹万里,宦海浮沉,文化人格的吐纳几乎是一个浑沌的秘仪,不可轻易窥探;而当文化人格折射为书法形式时,又会增加几层别样的云霭。
    ②被傅青主所瞧不起的赵孟fǔ,他的书法确有甜媚之弊,但甜媚之中却又嶙嶙峋峋地有着许多前人风范的沉淀。清代书法评论家包世臣说,见到一幅赵孟fǔ的墨迹,乍看全是赵孟fǔ,但仔细一看,这个过于纯净的赵孟fǔ就不可能是赵孟fǔ。赵孟fǔ学过二王,学过李北海,学过褚河南,没有这些先师们的痕迹,赵孟fǔ只剩了一种字形,显然是赝品。
    ③这个论断着实高妙。像赵孟fǔ这么复杂的文人,只能是多重人格结构汇聚和深化的结果。已经汇聚、熔化成了一个卓然独立的大家,竟可以一一寻其脉络,并在墨迹上指认出来,这种现象,与人们平时谈艺时津津乐道的“溶汇百家而了无痕迹”正好相悖。这里,展露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特征。
    ④“溶汇百家而了无痕迹”的情况也是有的,主要出现在早期创业者群体中,如王羲之,曾悉心学习过卫夫人的书法,后来又追慕钟繇和张芝,还揣摩过其他许多秦汉以来的碑迹。他自称隶胜钟而草胜张,终于融会贯通而攀上万世瞩目的书学峰巅。要在王羲之行书中一一辨认出他师法过的前代书家的痕迹,不太容易;但是,当高峰树起之后,它也就成了后世书家不能不继承的遗产。继承者又成了高峰,遗产也就累聚成一座深幽重叠的迷宫,使一代代子孙既富足又惶恐,即使力求创新也摆脱不了遗传的干系。苏东坡算是敢于独立创新的了,但清代翁方纲却一眼看破,说苏字中最好的仍然是带有晋贤风味的那一种。二王余绪的远代流注,连苏东坡也逃不过。
    ⑤这就是可敬可叹的中国文化。不能说完全没有独立的人格,但传统的磁场紧紧地总摄着全盘,再强悍的文化个性也在前后牵连的网络中层层损减。本该健全而响亮的文化人格越来越趋于群众性的互渗和耗散。互渗于空间便变成一种社会性的认同,互渗于时间便变成一种承传性定势。个体人格在这两种力量的拉扯中步履维艰。生命的发射多多少少屈从于群体惰性的熏染,刚直的灵魂被华丽的重担渐渐压弯。请看,仅仅是一支毛笔,就负载起了千年文人的如许无奈。

【问题】
    16.联系上下文内容回答。(4分)
    (1)文中“即使力求创新也摆脱不了遗传的干系”中“干系”一词的意思是【    】。
    (2)文中“千年文人的如许无奈”中“如许”一词的意思是【    】。
    (3)文中“这个论断着实高妙”一句中的“这个论断”是指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不超过25字)
    答:【    】。
    17.从全文看,第⑤段开头说“这就是可敬可叹的中国文化”一句有什么作用?“中国文化”的“可敬可叹”是指什么?(6分)
    答:(1)【    】。
    (2)【    】。
    18.文中举苏东坡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不超过15字)请再在其它领域举一个与此相同的例子,并加以简要说明。(4分)
    答:(1)为了说明【    】。
    (2)再举一例:【    】。
    19.下面对本文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4分)
    A.傅青主认为,赵孟fǔ的书法有甜媚之弊,但也沉淀着许多前人的风范。
    B.包世臣说:“乍看全是赵孟fǔ。”这个“赵孟fǔ”和后面的“一种字形”所指相同。这里的“赵孟f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文章最后说:“请看,仅仅是一支毛笔,就负载起了千年文人的如许无奈。”“一支毛笔”比喻“书法”,“文人”泛指所有的“文化人”。
    D.文中“个体人格在这两种力量的拉扯中步履维艰”中的“两种力量”是指社会性的认同和承传性的定势。
    E.从本文来看,文品与人品、书品与人品是完全不一致的,其关系曲折错综。

【参考答案】
    16.(1)关系。(1分)(2)如此,这样。(1分)(3)只有甜媚之气的书法作品不可能是赵孟fǔ的作品。(2分。摘抄原文中的语句回答不给分;超过字数每3字扣1分,扣完2分为止。)
    17.(1)承上启下。(2分。答“总结上文”或“领起下文”得1分。可联系“可敬可叹”的内容来理解。)
    (2)“可敬”是指中国文化在不断的继承和创新中累聚成一座深幽重叠的迷宫,成为后代的财富。(2分。意思对即可,仅从书法上着眼回答得1分。)“可叹”是指文化个性在传统的总摄下层层损减,越来越趋于群众性的互渗和耗散。(2分。意思对即可,仅从书法上着眼回答不给分。注意联系相关段落中的有关论述内容。)
    18.(1)举苏东坡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文化(在创新中)有很强的承传性。(2分。意思对即可,只从书法角度回答得1分。超过字数每3字扣一分,扣完2分为止。)
    (2)所举例子要体现某人物在某领域有一定成就,并既有创新又有传承,表述要突出其传承性。只举人物不给分。
    19.C、D(A项中“但也沉淀着许多前人的风范”不是傅青主的观点。B项不是比喻而是借代。E项中“完全不一致的”不妥应是“不完全一致的”。每项各2分,多答一项倒扣2分,扣完4分为止。)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 下一篇:随着德国汽车开始在斯洛伐克组装,美国利维斯牛仔裤将工厂转移
  • 【推荐文章】

  • 汉江临泛

    【原文】 汉江临泛① 王维 楚塞②三湘接,荆门九派通③。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 秋夜寄邱员外

    【原文】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①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②应未...

  • 游西湖

    【原文】 游西湖 苏辙①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②争问讯,忽逢...

  •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原文】 沁园春 答九华叶贤良 刘克庄【1】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

  • 竹枝词(其二) 竹枝词(其九)

    【原文】 竹枝词(其二)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

  • 念奴娇·春情

    【原文】 念奴娇 春情① 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②近...

  • 【最新文章】

  • (5)《观书有感》中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
  • 王刚中,字时亨,饶州乐平人,博览强记。绍兴
  • 苏秀道中
  • 在文明起源的研究中,社会复杂化常常被提及。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妈妈,人会死吗?人既然要死,那活着有啥意
  •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 蓝色能源
  • 但一两天后我知道,坦普尔小姐在拂晓回房时,
  •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乙】崇祯五
  • (6)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 (7)九(1)班在年级篮球赛中输掉了首场比赛
  • 胡惟席,定远人。归太祖于和州,授元帅府奏差
  • 汉江临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