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补写句子:礼,是从行为举止上讲。个人的修养、社会的运行都包含

发布时间:2021年7月13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8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9942  浏览:

【问题】
    20.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礼,是从行为举止上讲。个人的修养、社会的运行都包含【    】和行为举止、内和外两个方面。内在的情感通过外在的行为举止而落实和体现。行为举止必须有规范。在中华文化中,这种规范就是礼。守礼一项,如何做创新性的继承和发展,特别需要研究。一方面,礼的特点是【    】。今日的中国和世界,与古代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而礼的变革远未能跟上。另一方面,近代以来在批判和否定传统文化,特别是批判旧礼教的影响下,【    】。由此造成礼的严重缺失,带来了社会失序和风气浇薄的不良现象。

【参考答案】
    20.情感精神(或:思想情感、情感意识)
    因时而变,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更新
    守礼的传统遭到极大破坏(每点2分,共6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处既要与“行为举止”相对,又要与下文的“内在的情感”一致,故填写“情感精神”“思想情感”或“情感意识”等都可以。处根据下文“而礼的变革远未能跟上”变化,可以推断出此处应填写“因时而变”或“随时代变化而变化”。既然是“特点”,语言要简练,答案不宜过长。处根据上文“否定”“批判”影响,和下文“造成严重缺失”的语境,只要填写出表示“礼教传统渐渐丧失”或“礼教文化遭到破坏”的意思就可以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柳宗元《小石潭记》中【 】,【 】两句,描写了游鱼呆呆不动,
  • 下一篇: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下面是全民健身日的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
  • 【推荐文章】

  •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苏轼《李思训画长

    【问题】 请从 虚实 关系的角度赏析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李思训①画长江绝...

  • 请结合朱熹《水口行舟》中词语简析诗人情感的

    【问题】 请结合朱熹《水口行舟》中词语简析诗人情感的变化。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

  • 请你为“毛泽东诗词朗诵会”的主持人写段结束

    【问题】 22.毛泽东的诗词理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能给人深刻的启示,有些诗句至今脍...

  • 简要概述“飞夺泸定桥”这场战役的结果。

    【问题】 简要概述 飞夺泸定桥 这场战役的结果。 【参考答案】 红军占领泸定桥,让全...

  • 《礁石》和《我爱这土地》都运用了象征手法,

    【问题】 《礁石》和《我爱这土地》都运用了象征手法, 土地 象征【 】, 礁石 象征...

  • 陆游《游山西村》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

    【问题】 陆游《游山西村》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

  • 【最新文章】

  • 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材料谈谈
  • 《登高》中表现杜甫因病断酒,惹恨添悲的诗句
  • 结合苏轼《西江月》写作背景,谈谈对酒贱常愁
  • 分析沈佺期《夜宿七盘岭》和李白《送友人入蜀
  • 中国古代诗文,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很耐人
  • 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
  • 简要说明“舍生取义”在苏武和屈原身上分别是
  • 22.以下面给出的文字为开头,以“笼子”为中
  • 23.下面一段文字因陈述对象不统一而使上下文
  • 补全对联:春光无限,且放千里目;大厦有阶,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用的最突
  • 赏析苏辙《游西湖》颔联的艺术效果。
  • 同为“哭师”,蹇叔与秦伯的“哭”有何不同?
  •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苏轼《李思训画长
  • 修改句子:①随着期末考试临近,学习任务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