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杜审言《渡湘江》中的“悲”“愁”情绪,作者是运用怎样的手法来

发布时间:2021年9月8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1454  浏览:

【问题】
    杜审言《渡湘江》中的“悲”“愁”情绪,作者是运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的?请结合这首诗的前两句作简要分析。(5分)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①唐中宗时,杜审言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边陲。这首诗是他在这次流放途中所写。
    ②迟日,春日。《诗经七月》:“春日迟迟,采繁祁祁。”③京国人南窜,意指从京城放逐至峰州。

【参考答案】
    (今昔、实虚、已然和将然)对比、反衬。(明确其中一方面即可)
    第一句写往昔春日游园之乐,对比之下,更加让人觉得当前流放处境的“悲”;第二句写眼前春光烂漫、鸟语花香,这让人欢欣的景物,恰恰反衬出流放赴边途中“愁”的格外浓重。
    (意思对即可)
    (手法,2分。简要分析,3分:其中两句诗的合理解说,各1分;整体语言表述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纪晓岚评温庭筠《过陈琳墓》颔联中“‘应’字极兀傲(高傲)”。
  • 下一篇:温庭筠《商山早行》中,作者以“凫雁满回塘”收束全诗,试简析其
  • 【推荐文章】

  • 仿写句子:注射器:给人以疼痛感,却是出于善

    【问题】 23.仿照示例的立意与修辞,在下列词语中任选三个,分别写出一句话。(6分)...

  • 谈谈“学理”为什么不能“轻文”?

    【问题】 谈谈 学理 为什么不能 轻文 ? 【参考答案】 ①许多文学作品含有丰富的科学...

  • 从你阅读过的文学作品或熟知的历史人物中选择

    【问题】 从你阅读过的文学作品或熟知的历史人物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人物事迹,说说...

  • 请结合原著描述“黛玉葬花”的情景,简要分析

    【问题】 16.《西郊落花歌》中作者观海棠花落,以此 探春 和 送春 ,《红楼梦》第二十...

  • 用“奔跑、树、沉醉、磨砺”写一段文字,表达

    【问题】 24.用下面提供的几个词语,写一段文字,表达一种生活感悟。(4分) 奔跑、...

  • 写出下联:①学海扬帆,驶向真理彼岸;②杨柳

    【问题】 19、写出下联(4分) ①学海扬帆,驶向真理彼岸; 下联:【 】。 ②杨柳迎...

  • 【最新文章】

  • 9.蒋子龙在《乔厂长上任记》中写道:“但是,
  • 以下这首词上片怀古,下片言志,两者是如何有
  • 《史记·曹相国世家》中,曹参身为汉相而“不
  • 方孝孺《试笔说》以笔喻人,比喻是否贴切?请
  • 修改句子:“驴友”失联,一是不可抗力因素,
  • 岑参《过碛》在刻画边塞景象时运用什么艺术手
  • 在《师说》中,韩愈明确提出择师标准,不应看
  • 谢朓《高斋视事》尾句“锁吾愁与疾”中的“锁
  • 同样是写雨,李清照的“【 】,到黄昏、点点
  • 侈靡误国,节俭兴邦。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名
  • ②同为借物寄托思想感情,周敦颐《爱莲说》借
  • ③同为亡国词人,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
  • 下面文字选自我国领导人“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
  • 【明】高启《念奴娇·自述》表现了词人怎样的
  • 《蜀道难》中,诗人善于借景抒情,渲染烘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