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好学,治《齐诗》,京师诸儒称述

发布时间:2021年9月11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1561  浏览:

【原文】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好学,治《齐诗》,京师诸儒称述焉。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王仲翁与望之等数人,皆召见。先是,左将军上官桀谋杀光,光既诛桀等,后出入自备。【吏民当见者,露索去刀兵,】两吏挟持。望之独不肯听,自引出阁曰:“不愿见。”吏牵持匈匈。光闻之,告吏勿持。望之既至前,说光曰:“将军以功德辅幼主,将以流大化,致于洽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以辅高明。今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①之礼,致白屋②之意。】”于是光独不除用望之,而仲翁等皆补大将军史。三岁间,仲翁至光禄大夫给事中,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署小苑东门侯。仲翁出入从仓头庐儿③,下车趋门,传呼甚宠,顾谓望之曰:“不肯碌碌,反抱关为?”望之曰:“各从其志。”
    时大将军光薨,子禹复为大司马,兄子山领尚书,亲属皆宿卫内侍。地节三年夏,京师雨雹,望之因是上疏,愿赐清闲之宴,口陈灾异之意。宣帝自在民间闻望之名,曰:“此东海萧生邪?【下少府宋畸问状,无有所讳。】”望之对,以为:“《春秋》昭公三年大雨雹,是时季氏专权,卒逐昭公。向使鲁君察于天变,宜无此害。今陛下以圣德居位,思政求贤,尧、舜之用心也。【然而附枝大者贼本心,私家盛者公室危。】唯明主躬万机,举贤材,以为腹心,与参政谋,令公卿大臣朝见奏事,明陈其职,以考功能。如是则庶事理,公道立,奸邪塞,私权废矣。”对奏,天子拜望之为谒者。时上初即位,思进贤良,多上书言便宜,辄下望之问状,高者请丞相御史,次者中二千石试事。累迁谏大夫,丞相司直,岁中三迁,官至二千石。
    (取材于班固《汉书·萧望之传》)
    注释:①吐握:吐哺握发的简称。比喻求贤之心切。②白屋:茅屋。表示贱人所居。③仓头庐儿:奴仆。

【问题】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引出阁曰    引:推荐
    B.延颈企踵    延:伸长
    C.卒逐昭公    逐:放逐
    D.如是则庶事理,    庶:众多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光闻之,告吏勿持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①将军以功德辅幼主    ②去以六月息者也
    C.①望之因是上疏    ②因人之力而蔽之
    D.①明陈其职,以考功能    ②其孰能讥之乎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吏民当见者,露索去刀兵
    (如果有应当)接见的官吏百姓,(都要让他们)裸体瘦身除去兵器
    B.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
    (这)恐怕不合乎周公辅佐成王时亲自求贤的礼节,表达对平民的敬意。
    C.下少府宋畸问状,无有所讳
    下达(命令)让少府宋畸问明情况,(让他)不要有什么隐讳
    D.然而附枝大者贼本心,私家盛者公室危
    然而过分靠近大树就会伤害树干,家臣的权势过大就会危及朝廷。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萧望之反对霍光接见士民搜身去除兵器的作法,赞赏周公吐哺握发之礼。
    B.萧望之因为不服从霍光不被任用,而顺从的王仲翁等人都补任大将军史。
    C.大将军霍光去世之后,他的儿子霍禹、兄弟子山都在朝廷里担任了要职。
    D.萧望之举用贤才、利国利民的谏言得到宣帝的认同,因此官位一年三升。
    第二部分(共123分)

【参考答案】
    6.A(引:退)
    7.B.介词,凭借(A.代词,代这个情况/用于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介词,因为/动词,依靠;D.代词,代公卿大臣/表反诘,难道)
    8.D.(树枝过大会伤害树干)
    9.C.(他的儿子霍禹、侄子霍山都在朝廷里担任了要职)
    【参考译文】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郡兰陵县人,爱好学问,研究《齐诗》,国都的儒生们都称赞他。当时,大将军霍光执政,长史丙吉推荐儒生王仲翁和萧望之等几人,都被召见。这之前,左将军上官桀阴谋刺杀霍光,霍光就诛杀了上官桀等人,(自那)以后出入自己(加强了)防备。(如果有应当)接见的官吏百姓,(都要让他们)裸体瘦身出去兵器,(由)两个官吏挟持着(见大将军霍光)。(但)惟独萧望之不肯听从,自己(从)小门退出说:“不愿谒见。”官吏吵嚷着拉(他)。霍光听说这个情况,就告诉官吏不要挟持(他)。萧望之来到(霍光)面前,规劝他说:“将军凭借功勋和德行辅佐年幼的皇帝,将要推行宏大的教化政策,以达到协调和平的统治,因此天下的士人都伸长脖颈踮起脚跟,争相要亲身效力,来辅佐高明的您。(可是)现在要拜见您的士人都要先脱衣搜身被挟持,(这)恐怕不合乎周公辅佐成王时亲自求贤的礼节,表达对平民的敬意。”当时霍光唯独不任用萧望之,而王仲翁等人都补任大将军史。三年之中,王仲翁升至光禄大夫给事中,萧望之因为射策考中甲科(才)作了郎官,代理小苑东门侯。仲翁出入有奴仆跟从,下车进门,前传后呼很得宠,(仲翁)回头对萧望之说:“(你)不肯碌碌无为,反而(只作了个)守门官?”萧望之说:“每个人依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这时大将军霍光去世,他的儿子霍禹又担任大司马,他的侄子霍山任尚书,亲属都在皇宫里当警卫侍从。地节三年夏天,国都下冰雹,萧望之为此向皇帝上疏,希望(皇帝)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讲述天灾异象的意旨。宣帝在民间听说过萧望之的名声,说:“这是东海的萧生吗?下达(命令)让少府宋畸问明情况,让他不要有什么隐讳。”萧望之回答了询问,他认为:“《春秋》记载鲁昭公三年大降冰雹,当时季氏专权,最终流放了鲁昭公。假如过去鲁昭公察觉了天灾的征兆,应该没有这场灾祸。现在陛下凭借圣明之德居于皇帝的位置,思考政事寻求贤能,(这)是尧舜(治理天下)的用心。然而树枝过大会伤害树干,家臣的权势过大就会危及朝廷。只有圣明的君主亲自治理国家万事,举用贤才,把他们当做心腹之人,与(他们)谋划政事,命令公卿大臣上朝向皇帝汇报情况,明白地陈述自己的职责,来考察他们的功劳才能。像这样各种事情才能得到处理,公正之道(得以)树立,奸邪之途被堵塞,私家的权力(就)废除了。”这番对答上报(给皇帝),宣帝(就)任命萧望之作了谒者。当时宣帝刚刚登上皇位,希望提拔贤良(之士),很多人都上书陈述利国利民的(策略),(宣帝)总是(把这些奏折)交给萧望之(并)询问利弊,高明的策略就请丞相、御史选用,次等的策略交给九卿试用。(萧望之)连续升迁到谏大夫,丞相司直,一年之内三次升官,作到二千石级的官员。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催魂铃
  • 下一篇:送魏万之京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