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光绪己亥年的秋天,一个秋月当空的晚上,在绍兴中西学堂的花厅里

发布时间:2021年9月20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9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2050  浏览:

【原文】
    光绪己亥年的秋天,一个秋月当空的晚上,在绍兴中西学堂的花厅里,嘉宾【甲】,【杯盘交措】,似乎《兰亭修禊》和《桃园结义》在那盛会里杂演着!忽地里有一位【文质彬彬】、身材短小、【乙】风流、韶华三十余的才子,在席间高举了酒杯,大声道:“康有为,梁启超,变法不彻底,哼!我!……”大家一阵大笑,掌声如雨打芭蕉。
    这位才子,二十岁前后中了举人,接连成了进士、翰林院编修。他酒量如海,【才气磅薄】。论到读书,一目十行;【    】。一位年龄较长的同学对我们这样说:这是我们学校里的新监督,山阴才子蔡元培先生。
    记得我第一次受先生的课,是反切学。帮、旁、茫,当、汤、堂、囊之类,先生反复强调说:你们读书先要识字,这是查字典应该知道的反切。二三十年后先生在北京大学校长任内,学生因为不肯交讲义费,聚了几百人,要求免费,气势汹汹。先生坚执校纪,不肯【丙】,秩序大乱。先生在红楼门口挥拳作势,怒目大声道:“我跟你们决斗。”包围先生的学生们纷纷后退。
    先生日常性情温和,如冬日之可爱,无【疾言利色】;处事接物,恬淡从容,无论遇达官贵人或引车卖浆之流,态度如一。但一遇大事,则刚强之性立见,发言作文不肯苟同。

【问题】
    1.文中划横线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杯盘交措
    B.文质彬彬
    C.才气磅薄
    D.疾言利色
    2.依次填入【甲】【乙】【丙】处最恰当的词语是(2分)
    A.会集    高雅    商榷
    B.汇集    高雅    商榷
    C.会集    儒雅    通融
    D.汇集    儒雅    通融
    3.将下列诗句填入文中横线处,与“论到读书,一目十行”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2分)
    A.畅谈写作,滔滔不绝
    B.讲起作文,斗酒百篇
    C.说到做人,意犹未尽
    D.提及教学,兴致盎然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或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光绪己亥年是年号加干支的纪年法。天干、地支可配成60组,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B.“兰亭修禊”出自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C.《桃园结义》叙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园结拜兄弟的故事。
    D.举人,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明清沿袭前制,进士须经殿试取录后方可称举人。

【参考答案】
    1.【B】A.杯盘交错C.才气磅礴D.疾言厉色
    2.【C】会集:聚集(多用于人);汇集:聚集。高雅:高尚,不粗俗;儒雅:学问精深,气度温文尔雅。商榷:商讨;通融:变通办法(如放宽条件、延长期限),给人方便。
    3.【B】
    4.【D】应为“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明清沿袭前制,举人需经殿试取录后方可称进士。”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风铃
  • 下一篇:刘恺字伯豫,以当袭父般爵,让与弟宪,遁逃避封。久之,章和中,
  • 【推荐文章】

  • 春望

    【原文】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 画眉鸟

    【原文】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

  • 九日送别

    【原文】 九日送别 王之涣(唐)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

  • 玉仙馆

    【原文】 玉仙馆 [唐]张籍 长溪新雨色如泥,野水阴云尽向西。 楚客天南行渐远,山山...

  • 过李处士山居

    【原文】 过李处士山居 姚合① 闲居昼掩摩,门柳荫蔬哇。 因病方收药,寻僧始度渓。 ...

  •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原文】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

  • 【最新文章】

  • 知了清韵(节选)
  • (1)成语“请君入瓮”中,“君”指的是谁?
  • (2)“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描
  • (3)“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 庞安常传
  • 怎样使我们的生活丰富
  • 异质的小镇
  • 春望
  • 南歧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
  • 单细胞生物“科学家”
  • ①“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
  • (3)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为“真将军”?请
  • (5)《卖炭翁》中“【 】,【 】”两句,刻
  • (6)《水调歌头》这首词中,“【 】,【 】
  • (7)古诗词中有不少表达“爱国”之情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