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半山园情思

发布时间:2021年9月22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2114  浏览:

【原文】
    半山园情思
    沿着南京城古老的明城墙,从中山门进入城区,南向行驶一段路程,便会在路边的站牌上,与一个令人【怦】(pīnɡ)然心动的名字【甲】(萍水相逢/不期而遇):半山园。熟知历史的人,莫不知道这个称谓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这个称谓记录着一段王朝兴衰的沧桑历史,更纪念着与那段历史【乙】(息息相关/一脉相承)的一代政治【巨擘】和文化大家,中国历史上最清正廉洁、最实干有为的官吏代表——王安石。
    公元1076年,迫于保守派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大压力,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变法运动屡屡受挫,56岁的他第二次罢相,退居南京(时称“江宁”),在城外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名为“半山园”的不起眼的小宅院,过起隐居生活。在这里,王安石度过了人生最后近十年的时光。
    如今的半山园,隐藏在一所海军院校的角落里,后面紧挨着古老残破的明城墙,左侧是一个小土墩,右侧是十余幢高大壮观的现代建筑。静立一【隅】的半山园大门紧锁,青瓦白墙的小屋一看便知是现代粗糙复制的产物,充满了矫作和伪饰。门前肃立着一尊汉白玉荆公雕像,长须飘然,神色静穆。由于这里尚不对外开放,我们无法进入屋内。但我并不十分在意。能在半山园近周徘徊,遥想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坐轿子不纳妾,死后无任何遗产的宰相当年斗笠蓑衣、瘦驴独行的身影,感知他的悲愤心情、千古遗憾,追慕他的伟岸人格、高大精神,便已足矣!足矣!
    离开半山园,陪同的朋友指着旁边的土墩告诉我,这就是著名的“谢公墩”,是东晋谢安的埋葬之所。我恍然明白王安石为什么选择在这里建设他的“半山园”。史载,一代名相谢安原本名叫谢安石,当年王安石之父王益给儿子起名的时候,本有希冀儿子直追古贤之期。想必,曾被推誉为“安石不肯出,天下苍生何”的谢安,一定是王安石自小心向往之的偶像。在政坛叱【咤】(chà)风云多年,历经起落坎坷后,王安石一定想到了谢安的“【东山再起】”。怀着以退为进、伺机再起的强烈愿望,他选择在谢公墩旁,建起了自己的半山园,等待着重整改革局势、再掌国运航舵的历史机遇。只可惜,支持他的宋神宗骤然去世,使他梦想破灭,终究没能实现报效国家、造福民众的理想,给后人留下了千古长叹。似乎是上天有意安排,历史上两位名相,不但同名,而且魂归同处……
    站在谢公墩上,我不由再次浮想【连篇】。想当年,王安石流连于此时,一定会反复总结自己的功过得失,他一定会深深地不解,为什么以他这样的勇气和信心、这样的地位和能力,还不足以挽救那个王朝一步步倾颓?他或许会联想到,为什么以谢安那样的风流才情、崇高威望,同样也挽救不了东晋的覆灭?当然,在他之后,如他们一样的张居正、曾国藩、李鸿章们,都曾试图以一己之力,挽救一个王朝的命运。但无论他们怎样付出,最终依旧是徒劳。历史大势,就如半山园后明城墙外那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一样,一去不复!
    半山园后的明城墙,有一段已经坍塌,到处是散落的青灰色巨大城砖。朋友说,那些城砖是南京市保护文物,每一块砖上都记录着一段别样的历史。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坐稳江山后,一如秦汉唐宋诸朝开国之君,同样梦想着江山万年不替。为了让城砖坚固耐用,他让所有工匠和监制官吏都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砖上烧制出来。如果哪段城墙因为城砖质量不合格而坍塌,便可通过上面的名字追责相关人员。
    朱元璋这一招“问责制”的确令工匠烧制出了至今仍然坚厚无比的城砖。但是,从建筑学的角度看,城墙牢固与否,不仅取决于每一块城砖的坚硬程度,更重要的是地基是否牢固以及城墙的整体形制设计如何。再结实的城砖,依然阻挡不了城墙总体上的坍塌。看着那散落满地的城砖,我忽然想到,这一块块坚硬无比的城砖,岂不就如封建王朝那一位位忠臣良吏?比如“①□□□□□□□□□,□□□□□”(出自《游褒禅山记》)的王安石、“②□□□□□□□□□,□□□□□□□□□”(出自《岳阳楼记》)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当然,还包括所有从数千年封建火窑里烧制出来的、世界上最吃苦耐劳的民众——即便他们忠贞如斯、智慧如斯、坚忍如斯,却终究难以抵挡封建王朝的最终崩溃。
    徘徊在坍塌散落的城砖之中,大家好奇地一块块翻看着砖上烧刻的文字。这些五百多年前的陌生名字,让我们感慨万千,反思良多。当年的朱元璋一定想不到,他意图用以建筑他那万年不倒王朝的城砖,不但没有让他的王朝【金瓯永固】,反而以这种坍塌暴露的方式,让后人记住了那些创造了历史的工匠和基层官员,以及那些文字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
    这些城砖让我们见证了一句名言:历史终究是人民创造的。
    同时让我们真切地感知到: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
    (取材于徐兵博的散文)

【问题】
    15.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怦(pīnɡ)然心动
    B.静立一隅
    C.叱咤(chà)风云
    D.浮想连篇
    16.在文中甲、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萍水相逢    息息相关
    B.不期而遇    一脉相承
    C.萍水相逢    一脉相承
    D.不期而遇    息息相关
    17.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巨擘:擘读bò。本意为大拇指,文中比喻在某一方面居于领先地位的杰出人物。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
    B.东山再起:文中指退职隐居后重新出任要职。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C.汗青:古时在竹简上记事,采来青竹,要用火烤得竹板像出汗一样冒出水后,才容易书写。文中指著作完成。出自《史通·忤时》:“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
    D.金瓯永固:瓯读ōu。文中比喻国土像黄金做的盆一样完整,政权永远牢固。出自《南史·朱异传》:“尝夙兴至武德合口,独言:‘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18.根据文意,在①②句方格里填写出诗文原句。(4分)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王安石给自己的宅院起名为“半山园”,蕴含着对王朝兴衰的历史回忆,寄托着清正廉洁的政治追求,含义深远。
    B.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在半山园隐居,直到去世,但他却始终没有放弃再度出仕,继续推行变法运动的改革理想。
    C.如今的半山园被现代建筑包围、侵占,原本的屋舍已荡然无存,作者徘徊在门前,为后人渐渐淡忘王安石而痛心。
    D.无论地位多高、能力多强,都无法阻挡历史的前进,王安石、谢安等人不懂这一点,是他们的阶级局限性造成的。
    E.封建统治者想让自己的王朝不朽,却终被历史无情淘汰,原本默默无闻的工匠,却在历史中留下了他们的名字。
    20.结合全文,分析文章中写谢公墩和明城墙的用意是什么。(8分)
    21.本文认为“历史终究是人民创造的”。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说明你的理由。(5分)
    22.文章结尾说“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请简要解释这里的“文化”指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5.(2分)
    B(A“怦”读“pēnɡ”,C“咤”读“zhà”,D“连篇”应为“联翩”或“连翩”)
    16.(2分)
    D(“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息息相关”形容关系密切;“一脉相承”指由一个血统或一个派别传下来)
    17.(3分)
    C(“著作完成”有误,应为“史册”)
    18.(4分)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评分参考】
    每句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
    19.(4分)
    A、D(A、D于文无据,C“为后人渐渐淡忘王安石而痛心”不够准确)
    【评分参考】
    选A、D各得2分,选C得1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20.(8分)
    写谢公墩,是为了将王安石与谢安联系起来(1分),借以表达王安石的政治追求(1分),并且从他们共同的追求和命运中提出思考(1分):为什么这些封建时代的杰出政治家都无法挽救王朝的衰落(1分)?
    写明城墙,是用比喻的手法回答前面思考的问题(1分):忠臣良吏和吃苦耐劳的人民如同结实的城砖(1分),优秀的文化根基和社会制度如同牢固的地基和合理的整体形制设计(1分),封建王朝仅仅依靠前者,而缺少后面的重要因素,当然无法维系长久(1分)。
    【评分参考】
    意思对即可。
    21.(5分)
    【评分参考】
    考生可同意,也可不同意;能够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22.(4分)
    历史人物、遗迹、文字等所承载的历史意义(2分)和精神内涵(2分)。
    【评分参考】
    意思对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润州甘露寺弹筝
  • 下一篇:中国的谜语源远流长。好谜语的审美标准,移植严复翻译《天演论》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