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法”,指老师传授的学问和技艺。下面【甲】【乙】两则材料中
作者:未知 文章ID:52368 浏览:
【问题】
15.“师法”,指老师传授的学问和技艺。下面【甲】【乙】两则材料中的人物因对待“师法”态度的不同而有完全不同的仕途经历。请结合选文第四段或韩愈《师说》中的观点(如“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等)谈谈你对这两则材料的看法。(6分)
【甲】诸儒荐(张)禹,有诏太子太傅萧望之问。禹对《易》及《论语》大义,望之善焉,奏禹经学精习,有师法,可试事。
(选自《汉书·匡张孔马传》)
【乙】(孟)喜举孝廉为郎,为丞相掾。博士缺,众人荐喜,上闻喜改师法,遂不用喜。
(选自《汉书·儒林传》)
【参考答案】
15.“师法”,指老师传授的学问和技艺,韩愈继承了儒家关于“学无常师”的观点,进一步指出“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是一种大胸襟,大气度,唯此,才会有学识的真正提升。第一则材料中张禹精通经学,遵守老师传授的学问和技艺,皇家认为他可以任用,前提是张禹精通经学,遵守老师所传授的学问和技艺,未尝不可。第二则材料大家推荐孟喜,说明孟喜有一定的才学,可皇上听说孟喜改变了老师传授的学问和技艺,于是就不任用孟喜。这种做法就过于拘泥了,可能会埋没真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