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前人评李纲《喜迁莺·晋师胜淝上》:“于宋廷有良史之鉴也。”

发布时间:2021年9月28日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1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2374  浏览:

【问题】
    17.前人评李纲《喜迁莺·晋师胜淝上》:“于宋廷有良史之鉴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作者写“淝水之战”有何用意。(5分)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1】
    李纲【2】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3】何曾专美!
    注释:【1】晋师胜淝上: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前秦的苻坚以百万之师犯晋,东晋谢安指挥八千军士在淝水抗击,并大获全胜。【2】李纲:北宋末、南宋初的抗金名臣。【3】周雅:指《诗经》中赞颂周宣王战功的诗篇。

【参考答案】
    17.(5分)作者写“淝水之战”是为了借古讽今(1分)。词中写东晋凭借长江天险的地理优势和任用有才能的将士谋划作战,最终以少胜多,成功击退了敌人的侵略(2分),借此劝谕南宋统治者要鼓足信心,因为南宋有同样的地理优势,也不乏抗金的人才,只要借鉴历史经验,坚决抗击金兵,就一定能以弱胜强,抵御外辱(2分)。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如答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尚贤者,政事之本而百姓之利也。”墨子认为,重用贤能的人对百
  • 下一篇:古诗文中经常会写前代的人和事。刘禹锡《陋室铭》中的“①,②”
  • 【推荐文章】

  • 有人评论李白《长相思》中:“上有青冥之高天

    【问题】 有人评论李白《长相思》中: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绿水之波澜 两句,用语似...

  • 白居易《自咏》意在“自咏”,分析诗人表达了

    【问题】 15.白居易《自咏》意在 自咏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人生态度。 自...

  • 简要分析刘邦的性格特征。(3分)

    【问题】 简要分析刘邦的性格特征。(3分) 【参考答案】 刘邦是一个善于纳谏的人(...

  • 王冕《墨梅》这首题画诗是他的名作,分析他在

    【问题】 王冕原是替人家放牛的牧童,因他勤奋学习,后成为著名画家和诗人。《墨梅》...

  • 14.古人很重视“义”,孟子认为为“取义”可

    【问题】 14.古人很重视 义 ,孟子认为为 取义 可 舍生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

  • 苏轼《浣溪沙》“千畦细浪舞晴空”一句的“舞

    【问题】 苏轼《浣溪沙》 千畦细浪舞晴空 一句的 舞 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 【最新文章】

  • “尚贤者,政事之本而百姓之利也。”墨子认为
  • 试分析袁宏道《识伯修遗墨后》第一段中的“三
  • 袁宏道《识伯修遗墨后》中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志
  • 推断人们对幸福指数可能存在的“模糊认识”。
  • 补写句子: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谚语,虽然大多没
  • 修改句子:一场大病痊愈之后,我反省了自己,
  • 郑燮《芭蕉》和杜甫《咏春笋》两诗的末句,一
  • 傅雷是一个个性非常鲜明的人,请结合杨绛《记
  • 杨绛《记傅雷》最后一段包含了作者哪些观点?
  • 请结合杨绛《记傅雷》中第二段文字谈谈你对划
  • 苏童《祖母的季节》中村里人一直叫我祖母“小
  • 小说以“祖母的季节”为题目,如何理解标题的
  • 苏童《祖母的季节》在刻画祖母这个形象时,突
  • 《赤壁赋》中感叹人生渺小而且短暂的句子是【
  • 《醉翁亭记》中作者巧妙地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