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作者:未知 文章ID:52390 浏览:
【问题】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从这个角度看,乔吉《水仙子·咏雪》和唐代的高骈的《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相比,哪一首更符合刘熙载的评论?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4分)
水仙子·咏雪
乔吉
冷无香柳絮扑将来,冻成片梨花拂不开。大灰泥漫了三千界①,银棱了东大海,探梅的心噤难捱。面瓮儿里袁安②舍,盐罐儿里党尉③宅,粉缸儿里舞榭歌台。
【注释】①三千界:佛家语,这里泛指整个世界。②袁安,晋周斐《汝南先贤传》记载:“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出行视察,“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③党尉,即党进,北宋时人,官居太尉,雪夜拥炉酌酒,热得出汗,“扪腹徐行”,说:“天气不正。”
【参考答案】
《水仙子·咏雪》运用比喻、夸张、用典等表现手法,从不同角度渲染出大雪纷飞的景象,是一首纯粹的咏物散曲。而《对雪》这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得别具一格。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诗人想到此时如果登上高楼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难走的道路都将被大雪覆盖,展现在眼前的将是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高楼四望,一片洁白,诗人希望白雪能掩盖住世上一切丑恶,让世界变与雪一样洁白美好。结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感慨与不平。所以《对雪》更符合刘熙载的评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