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在《学舍记》中写到:“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3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2527 浏览:
作者:未知 文章ID:52527 浏览:
【问题】
曾巩在《学舍记》中写到:“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他对“志”的态度与王安石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和链接材料简要分析。(6分)
链接材料: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参考答案】
(意思对即可)
同:都认为人要有志向(2分)
异:曾巩认为,为了心中之志,要勤奋学习,百折不挠,无论处在怎样的困境,都要矢志不渝,以达成所愿。而王安石则认为志的实现取决于主客观(志、力、物、不随以怠)两方面因素,只要尽了最大努力,无论结果如何都无怨无悔。(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