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链接材料中的“科”有什么作用?哪处能够体现戏曲中的虚拟程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1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2873 浏览:
作者:未知 文章ID:52873 浏览:
【问题】
分析链接材料中的“科”有什么作用?哪处能够体现戏曲中的虚拟程式,为什么?(3分)
链接材料:《窦娥冤》第三折【鲍老儿】……(正旦唱)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刽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时辰到了也。(正旦跪科)(刽子开枷科)(正旦云)窦娥告监斩大人,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监斩官云)你有甚么事?你说。(正旦云)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监斩官云)这个就依你,打甚么不紧。(刽子做取席站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
【参考答案】
“科”又称“科范”,表明元杂剧中人物的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1分)。“刽子做取席站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这两处的“科”体现了戏曲中的虚拟程式(1分)。因为舞台狭小,不可能真的拿上草席,取上一丈二长的白练挂在旗枪上,可以通过演员的模拟动作来表现(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