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2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
作者:辛弃疾  文章ID:52924  浏览:

【原文】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辛弃疾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1】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朝又暮。悄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2】。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属镂【3】怨愤终千古。功名自误。谩教得陶朱【4】,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注释:【1】组练:“组甲被练”的简称,军士所服的两种衣甲。【2】人间儿戏千弩:钱武肃王筑江堤,命强弩数百射潮头以阻潮水。【3】属镂:古代名剑。传说春秋时伍子胥屡谏吴王夫差杀越王勾践,夫差不听,反而赐其属镂剑自刎,并抛尸于钱塘江。【4】谩教得:空使得,意为“白白便宜了”。陶朱:越国大夫范蠡,助勾践灭吴,立下大功。传说灭吴后,他预料难为勾践所容,便携西施隐遁于太湖一带经商,成为巨富。

【问题】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动地鼙鼓”化用白居易“渔阳鼙鼓动地来”诗句,写出潮来时的撼人气势。
    B.“悄惯得”五句描写“吴儿”自由嬉戏于潮水中的动人情景,极为精彩壮观。
    C.下片描写了落潮如白马驰素车奔向东方的景象,也抒写了对历史人物的联想。
    D.词作结尾的吴越之事暗含作者对当下国家命运的关切,情绪明快,意境雄阔。
    16.“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二句,将势不可挡的汹涌潮水比喻为激战中如貔虎一般勇猛奔驰的军队。下列诗句采用了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李白《清溪行》)
    B.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C.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杜牧《长安秋望》)
    D.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林逋《小隐自题》)
    17.同样是以“钱塘观潮”为题材,《摸鱼儿》与下面潘阆的《酒泉子》相比,在内容与情感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长于用典是辛弃疾词的一大特色,比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尾三句:“凭谁问,【    】,【    】?”借战国名将的典故传递出词人内心深广的忧愤。
    本词描写了气势骇人的浪涛,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写到:“乱石穿空,【    】,【    】。”两位“豪放派”代表词人笔下的浪涛有异曲同工之妙。
    “万里长鲸吞吐”一句让人联想起庄子《逍遥游》中同样奇伟的想象:“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

【参考答案】
    15.D
    16.A
    17.参考答案
    内容:相同之处:都写了潮来时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和弄潮健儿傲立潮头的惊险场面。(1分)不同之处:潘词还写了观潮的人,以满城观潮的盛况衬托潮水之壮观。辛词还写了落潮景象和相关历史人物。(2分)
    情感:相同之处:都表达了对大自然壮美奇观及弄潮儿的勇气、力量与豪迈精神的赞叹。(1分)不同之处:潘词还表达了弄潮奇观带来的心惊胆战的感受,以衬托弄潮儿的英雄气概。辛词则由观潮联想到伍子胥忠而被杀和吴国灭亡的命运,表达了报国心愿难以实现的悲郁忧愤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2分)
    (共6分。内容3分,情感3分。)
    18.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6分,每空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林光朝,字谦之,兴化军莆田人。再试礼部不第,闻吴中陆子正尝从
  • 下一篇:西南,老汉人的地戏
  • 【推荐文章】

  • 玉仙馆

    【原文】 玉仙馆 [唐]张籍 长溪新雨色如泥,野水阴云尽向西。 楚客天南行渐远,山山...

  • 扫花游·秋声

    【原文】 扫花游 秋声 王沂孙 商飙①乍发,渐淅淅初闻,箫箫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原文】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 夜雨寄北

    【原文】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 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原文】 一丛花 今年春浅侵年① 苏轼 今年春浅腊侵年②。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

  • 流莺

    【原文】 流莺① 李商隐 流莺飘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

  • 【最新文章】

  • 正直
  • (1)明月在古诗词中象征对故乡,友人、亲人
  • (2)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 (3)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
  • 回望历史,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多少仁人
  • 门前那棵桂花树
  • 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 3.下面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标语,请
  • 4.下面是我国语言学家、翻译家、作家季羡林为
  • 赤壁 登幽州台歌
  • 玉仙馆
  • 跋①吕侍讲②《岁时杂记》
  • 班级以“周末补习的利与弊”为辩题组织辩论赛
  • 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贫,钓于城下,诸母漂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