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学生质疑和孔子肯定的理由,说明孔子的回答反映了怎样的思想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4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3051 浏览:
作者:未知 文章ID:53051 浏览:
【问题】
13.《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宪问》篇: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上面两则《论语》中记述了子路和子贡质疑而孔子肯定管仲是“仁者”的对话。请简要概括学生质疑和孔子肯定的理由,并说明孔子的回答反映了其怎样的思想。
【参考答案】
13.答案示例:
学生质疑的理由:管仲不能为主人死节,(又辅佐桓公,背叛主子)不忠。
孔子肯定的理由:管仲辅佐桓公不以武力称霸,维护了天下的秩序,保存了华夏文明。孔子的回答反映的思想:评价一个人要看大处、大节、大信、大功。
【共5分。质疑的理由1分,肯定的理由2分;反映的思想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