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具有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一种以人本主义为基石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7日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3205  浏览:

【原文】
    ①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具有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一种以人本主义为基石的人类文明。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体系中,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其实都是有关人间英雄和氏族首领的英雄事迹的文学表述。在经过后人加工的中国上古神话中,神话的因素与历史的因素以传说的方式奇妙地结合起来了。神话人物主要不是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出现,而是人类自身力量的凝聚和升华。
    ②中华的先民们确信文化是他们自己创造的,这种文化就必然以人为其核心。追求人格的完善,追求人伦的幸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便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在中华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是衡量万物价值的尺度,人的道德准则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智慧源于人的内心。先民的这种思维定势为中华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中华的先民把人间的圣贤当作崇敬、仿效的对象;以“立德、立功、立言”等生前的建树来实现生命的不朽;从日常人伦中追求仁爱心和幸福感。
    ③只要对中国古代艺术进行历时性的考察,就可以清晰地看出随着时代的推进,人本精神越来越成为占压倒优势的价值取向。以诗歌为例,从先秦以来,人们强调诗歌源于人间的生活,是人们喜怒哀乐的自然表现。正是在这种文化土壤中,“诗言志”成为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在中华先民们看来,诗歌完全是抒写人类内心世界的一种文化形态,非人间的内容在诗国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人本精神就是中华诗国的核心精神。正因如此,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便是个人抒情的性质。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思想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儒家思想并不轻视个体的意义,他们那么重视修身养性,正是着眼于个体人格的建树。孔子深为赞赏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生活状态,正是充满抒情意味的诗意人生。与儒家相反,老子和庄子从另一个方面实现了人生的诗化。老、庄是以浪漫的态度对待人生的,他们所追求的是超越现实环境的精神自由。儒、道两家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
    ④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除诗歌以外的其他样式也不例外。例如《史记》本是史传文学,但因洋溢着浓郁的抒情色彩而被鲁迅称为“无韵之《离骚》”。元杂剧《西厢记》本是敷演故事的戏曲,长亭送别时崔莺莺主唱的套曲,不是优美的抒情诗又是什么?小说《红楼梦》堪称封建时代社会生活的全景图卷,但是全书的主要内容如宝黛爱情等无不写得优美如诗。西方的文艺理论家着意于绘画是空间艺术而诗歌是时间艺术的辨析,而中国的艺术家却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融通境界津津乐道。这说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整体上带有浓重的抒情性质,它是无数中华先民充满个性的灵心慧性所创造的作品的集合。
    (摘编自莫砺锋《人本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底蕴》)

【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神话传说折射人间现实,先民会将对现实英雄的崇拜寄托在神话人物身上。
    B.先民对自身创造文化充满自信,因此中华文化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身、他人、自然的关系。
    C.“诗言志”是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脱离现实的诗歌是一定得不到先民的认可的。
    D.儒家与道家以相同的态度、方式追求诗意人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诗歌、戏剧、小说等文学体裁为例,阐述了人本精神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B.第一段开门见山,指出中华文明的特点、基础,然后从古代神话入手展开论述。
    C.文章论述人本精神在诗歌和在其他文学样式中的体现时,着墨多少有所不同。
    D.文章第四段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主要是为了突出中、西方艺术观点的差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神话传说是对英雄人物的文学表述,但蕴含历史因素,其史学价值高于文学价值。
    B.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人本精神价值取向使得文学家注重表现情感、书写内心世界。
    C.中国古代文学家要追求作品的抒情性,就会忽略作品的现实性和教化功能。
    D.古代每部文学作品都充满抒情意味,集合在一起使古代文学整体上有浓重的抒情性质。

【参考答案】
    1.D
    2.D
    3.B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雨岔大峡谷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雨岔村,峡谷因为地貌特征非常
  • 下一篇:截至2013年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的项目已达38
  • 【推荐文章】

  • 夜归鹿门歌

    【原文】 夜归鹿门歌① [唐]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

  • 自咏

    【原文】 自咏 白居易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袭亦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

  • 山行

    【原文】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

  • 苏幕遮

    【原文】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

  • 十五从军征

    【原文】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

  • 碎砚诗

    【原文】 碎砚诗 (清)张锦芳 已坠同遗甑③;深耕愧寸田。 试当初洗日;摔碎未焚前...

  • 【最新文章】

  • 雨岔大峡谷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雨岔村,峡
  • 上王兵部书
  •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曾江,通讯员郑远)9
  • 行客
  • 中国三彩艺术
  • 秋词(其一)
  •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
  • 演唱生涯(有改动)
  • 31.阅读罗莎·卢森堡《狱中书简(节选)》中
  • 周密《野步》 赵翼《野步》
  • 门前的枣树
  • 去者日以疏
  • ①童仲揆,南京人。举武会试,历都指挥,掌四
  • 高等教育
  • 班里准备举办一次“走进民俗,走进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