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过菊江亭 咏菊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8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3269  浏览:

【原文】
    过菊江亭【1】
    于谦
    杖履逍遥五柳旁,一辞独擅晋文章。
    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咏菊
    曹雪芹(林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2】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3】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注释:【1】菊江亭:今位于安徽东至县东流镇滨江处,晋时属江西彭泽;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常来此植菊。【2】欹:通“倚”。【3】平章:品评。

【问题】
    1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首前两句写陶渊明在菊江亭的五棵柳树旁拄杖而行,从而写出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
    B.第二首前两句写咏菊之人怀着无法摆脱的诗情,从暮到晓,绕着篱笆,靠着石头,吟咏菊花。
    C.两首诗所题咏的菊花,都与辞官归隐的陶渊明相关,都表达了对陶渊明高风亮节的赞颂之情。
    D.两首诗在题咏菊花的同时,写到“五柳”“一辞独擅晋文章”“陶令”,都属于引用典故。
    14.咏物诗往往会在物中寄托诗人的思想情感。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首诗中明确表达了诗人自己不喜欢无情之物的心态。
    B.第一首诗暗含了诗人对陶渊明能保持高风亮节的赞赏之情。
    C.第二首写诗人在吟咏菊花的过程中,用霜色来描摹菊之形。
    D.第二首写诗人月下吟咏菊花时,口里含有菊花清香的花瓣。
    15.阅读上面两首诗,回答问题。(1)菊花是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两位诗人分别是怎样描写菊花的?(2)两首诗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3.(3分)A【第一首前两句写作者在陶渊明曾经种过菊花的菊江亭方拄杖逍遥而行,想起了以《归去来兮辞》闻名于晋的陶渊明】
    14.(3分)B【A项中“不喜欢无情之物”的理解有偏差,本意是借“黄花”来赞美陶渊明的气节。C项中“用霜色来描摹菊花之形”理解错误,本意是表明在霜寒的秋天通过写诗来歌咏菊花。D项中“口里含有菊花清香的花瓣”理解错误,本意是借赞美菊花的芳香来歌咏菊花美好的品性。】
    15.共6分
    (1)菊花描写(3分)
    【要点提示】第一首诗“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两句,写到菊花的色和香。“黄花”即“菊花”,突出其颜色为璀璨夺目的黄色,赞美它芬芳高贵的节操。第二首诗中“菊花”名称没有在诗中明确显现,“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两句,写到菊花的色和香。用“霜”借指“白色菊花”,暗示出其圣洁孤傲的品格。
    (2)情感表达(3分)
    【要点提示】第一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品格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追求;第二首主要表达诗人自己自伤自怜和对孤傲品性的坚守,同时也对陶渊明的高风亮节给予可肯定。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司马牛注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
  • 下一篇:榕树的美髯
  • 【推荐文章】

  •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原文】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①。芳林逢旅雁,...

  • 绮罗香·红叶

    【原文】 绮罗香 红叶 张炎① 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枫冷吴江,独客又...

  • 与歌者米嘉荣

    【原文】 与歌者米嘉荣 刘禹锡 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 近来时世轻先辈,好...

  • 望岳

    【原文】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 墨花(并叙)

    【原文】 墨花(并叙) 苏轼 世多以墨画山水竹石人物者,未有以画花者也。汴人尹白能...

  • 秋雨夜眠

    【原文】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

  • 【最新文章】

  • 【检索目录】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
  • 20.某同学阅读《西游记》《水浒传》时,发现
  • 21.古往今来,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往往有
  • (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
  •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①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当下让到书房里。陈和甫举眼四面一看,见院宇
  •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 21.杜甫的“家书抵万金”中,我们感受到他的
  • 金香玉聚天地之精华,得日月之灵气。那古朴醇
  • 新晴野望
  • 2020年疫情期间,“阳光校园·空中黔课”(简
  • 身佩荷囊,衣袂飘香
  •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 晚,遂集南楼。楼在州治前黄鹤山上。轮奂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