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1899年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为我国汉字发展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0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3335  浏览:

【原文】
    材料一
    1899年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为我国汉字发展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直接史料,这是文化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事。
    在新石器时代,中国不同地域文化中已萌生文字的雏形,其中既有与汉字有承续关系的,也有与汉字无关的。这些文字雏形被称为“文字画”或“图画文字”,因为它们还不能逐词记录语言,不能视作严格意义上的文字。成熟汉字约形成于夏商之际,尽管甲骨文中还残留一些早期文字不规范、不准确的地方,但已经可以记录语言,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
    甲骨文中有很多象形字和会意字,其中有不少还保留着早期形态,从中可以体会出古人造字时的立意和取象。如“得”字像手持贝,表明古代的“贝”为宝物或用作货币;“监”字是人用器中之水照面的形象,表示的是古人以“水”为镜的习惯。甲骨文虽是处于文字发展变化中,并未全部定型,但体现出汉字的主要造字方法,具备“六书”的结构规律。
    甲骨文总字头数已经达到4000多,可以自由记录汉语。甲骨文中常用字的结构已经基本定型,这些字经过几千年演变,虽然笔势笔意屡有变迁,但其基本结构没有变,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如其所记载的中华文化一样,承传有序,源远流长。甲骨文记载的汉语,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词汇,记载的内容也包罗万象。有些文字较多的记事刻辞更是具有一定的情节,甚至富有故事性,完全可以视为最早的文学作品。
    甲骨文构字采用简单的线条,概括传神,具有一定装饰性和美化倾向。不少甲骨文形体犹如美术作品中的速写,布局形象表现出古人朴素的美的感觉和观念。这为艺术创造提供了广阔空间,推动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书法艺术。
    不同于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其他世界古文字,甲骨文代表的中国古文字绵延发展,成为今天中国人仍在使用的文字,并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对破解其他世界古文字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是世界文化库藏中的瑰宝。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世界对甲骨文重要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
    (取材于刘钊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最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偶然发现甲骨文,引发学界的研究热潮。1908年,罗振玉查证甲骨出土地在安阳小屯,他搜集了很多甲骨,确认安阳小屯正是《史记·项羽本纪》所记“洹水南殷墟上”之“殷墟”。殷墟发现后,私人挖掘或盗掘增多,不少甲骨流失国外。1928年起,民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科学挖掘殷墟遗址,坚持每年两次发掘,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而被迫停止。战乱中,殷墟遗址陷入无政府的盗掘状态,甲骨再一次流失海外。解放后,殷墟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多次组织甲骨发掘,殷墟考古发掘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殷墟甲骨文提供了真实可贵的第一手史料,内容涉及3000年前商朝的自然生态、王室宗法、占卜制度、外交征伐以及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日常生活状况。商朝是否存在的谜团被解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向前推进了。甲骨文是证史的物质文化遗存,是追溯中华文明源流的根脉。
    甲骨文距今3000多年,以甲骨文为源头的汉字结构一直没有变。汉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今天,在中国广袤大地上,无论方言口音、生活习俗如何迥异,通过共同的文字,人们可以毫无障碍地沟通交流,这背后是积淀数千年的汉字文化基石。
    汉字不仅是中华民族凝聚的纽带,而且影响了一些国家的文明发展进程。朝鲜、日本、越南等许多周边国家形成了“汉字文化圈”,他们曾用汉字书写历史,各自的文字、习俗、价值观念等多受中华文化影响。时至今日,汉字已经成为世界共同珍视的文化资源,汉字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汉语热”风靡全球。
    (取材于柴如瑾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历经120年,时代风云变幻,学者们始终守护着甲骨文研究,使这门学问从绝学冷门而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显学。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指出要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希望广大研究人员坚定文化自信,发扬老一辈学人的家国情怀和优良学风,深入研究甲骨文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形势下,甲骨文研究正在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最近,“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发布,它包括甲骨文字库、著录库、文献库和甲骨文知识服务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借助这一平台认识、学习、研究甲骨文。这是甲骨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推进甲骨文研究的步伐已迈出。另外,“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已列为国家级重大课题,课题进展顺利,取得很多初步成果。
    让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活起来,甲骨文在互联网时代焕发生机。首款甲骨文设计字库,活泼有趣的甲骨文创意表情包,将古老文字制作成动画,甚至做成嘻哈歌曲……清华大学的教授致力于数字化甲骨文设计研究与创作工作,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带动大量年轻人关注甲骨文。
    推动甲骨文的社会传播,很多人都在努力。根据孩子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研发甲骨文游戏字卡、推出甲骨文台历;被称为“汉字叔叔”的美国人斯瑞德建立了汉字字源网站……甲骨文从学术殿堂走进大众生活,这些普及工作是能为甲骨文学术研究提供多方面支持的。
    (取材于王丁等人的相关文章)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文字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字雏形萌生于新石器时代
    B.成熟文字约形成于夏商时
    C.文字雏形是无意义的图画字
    D.成熟文字能逐词记录语言
    2.根据材料一,对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骨文的词汇丰富,可以自由记录汉语
    B.甲骨文常用字的基本结构一直没有变
    C.甲骨文体现出汉字“六书”的结构规律
    D.甲骨文有朴素美,推动书法艺术形成
    3.根据材料二,下列有关殷墟甲骨文发掘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懿荣是发现殷墟甲骨文的第一人
    B.罗振玉确认殷墟,证明3000年前商朝存在
    C.民国时期开启了甲骨文的科学挖掘
    D.解放后,殷墟被重点保护,甲骨再无流失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关于甲骨文价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骨文具有外交价值
    B.甲骨文具有文字研究价值
    C.甲骨文具有史料价值
    D.甲骨文具有文化研究价值
    5.根据材料三,对甲骨文研究与传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骨文研究已经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
    B.甲骨文研究可以依托课题研究来推进
    C.甲骨文传播要致力于数字化设计研究
    D.甲骨文传播能为甲骨文研究提供支持
    6.有年轻人说:“现在要想交流,对着手机说句话就行,汉字没有大用处了,甲骨文更是古董。”请根据三则材料,帮助这样的年轻人端正对甲骨文、汉字的认识。(5分)

【参考答案】
    1.(3分)C
    2.(3分)D
    3.(3分)C
    4.(3分)A
    5.(3分)C
    6.(5分)
    答案要点: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是研究汉字发展的史料,也是探究世界古文字的借鉴材料;它是证明中华悠久历史文明的史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它已走进大众生活。甲骨文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汉字影响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标志,传承中华基因,是中华民族凝聚的纽带;影响部分国家的文明进程,促进文明交流与借鉴。汉字彰显了中华文化自信。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梅花几度梦里寻
  • 下一篇: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
  • 【推荐文章】

  • 绝句

    【原文】 绝句 吴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

  • 满江红·小住京华

    【原文】 满江红 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

  • 放船

    【原文】 放船【注】 杜甫 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 直愁骑马滑,故作放舟回。 青惜...

  • 好事近·渔父词

    【原文】 好事近 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①绿蓑青笠,惯披霜...

  • 钓鱼湾

    【原文】 钓鱼湾 锗光羲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漂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

  • 台城

    【原文】 台城 韦庄①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

  • 【最新文章】

  • 风筝,是中国古人的一项重要发明,放风筝是一
  • 语言是无须保卫的
  • 心头一杯冷咖啡
  • 绝句
  • 留侯张良者,字子房,其先韩人也。沛公之从洛
  • 满江红·小住京华
  • 选段一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A的
  • 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于敏
  • 放船
  • 放船(一)(二)
  •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元人杂剧
  • 怀念老陆
  • 好事近·渔父词
  • 钓鱼湾
  • 音色里的中国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