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比较以下两首诗在描写钱塘江潮水的手法上有何不同。(6分)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6日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14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3657  浏览:

【问题】
    比较以下两首诗在描写钱塘江潮水的手法上有何不同。(6分)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1】
    (唐)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2】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注:【1】颜:指颜某。障楼:杭州城外一观潮处。【2】渤澥(xiè):指渤海。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二)【1】
    (北宋)苏轼
    万人鼓噪【2】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3】。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注:【1】作者时任杭州通判,中秋观钱塘江海潮,作这组七绝诗,共五首。【2】万人鼓噪:春秋时期吴越战争,越军在深夜里进攻吴军,万人在战鼓声中呼喊前进,吴军震惊,一败涂地。【3】老阿童:西晋名将王浚的小名,曾率长江上游水军,浮江东下,楼船千里,一举攻下吴国首都建业。

【参考答案】
    孟诗主要运用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运用衬托手法来描写潮水。孟诗通过人们听到潮声后“辍弹”“连骑出”等行为表现出人们观潮的踊跃,引起读者对钱塘潮的好奇心。用“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营造出潮水涌来时海天湛蓝开阔的背景,以静衬动。最后两句诗“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写观潮人的心态和神态,来衬托钱塘江潮水排空而来的雄伟壮观。
    苏诗主要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来写潮水,诗人用“万人鼓噪”“浮江老阿童”两个典故来比喻钱塘江潮水的汹涌,又用设问手法,一问一答,描写江水涌起,白浪滔天,潮头似卷越山而去的令人震撼的场面。
    【评分说明:孟诗运用衬托手法,举出诗句分析,3分;苏诗运用正面描写手法,举出诗句分析,3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论语·季氏》中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说说孔子这样说的理由
  • 下一篇:“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
  • 【推荐文章】

  • 有人评论李白《长相思》中:“上有青冥之高天

    【问题】 有人评论李白《长相思》中: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绿水之波澜 两句,用语似...

  • 白居易《自咏》意在“自咏”,分析诗人表达了

    【问题】 15.白居易《自咏》意在 自咏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人生态度。 自...

  • 简要分析刘邦的性格特征。(3分)

    【问题】 简要分析刘邦的性格特征。(3分) 【参考答案】 刘邦是一个善于纳谏的人(...

  • 王冕《墨梅》这首题画诗是他的名作,分析他在

    【问题】 王冕原是替人家放牛的牧童,因他勤奋学习,后成为著名画家和诗人。《墨梅》...

  • 14.古人很重视“义”,孟子认为为“取义”可

    【问题】 14.古人很重视 义 ,孟子认为为 取义 可 舍生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

  • 苏轼《浣溪沙》“千畦细浪舞晴空”一句的“舞

    【问题】 苏轼《浣溪沙》 千畦细浪舞晴空 一句的 舞 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 【最新文章】

  • ⑾目睹历经沧桑的祖国,艾青饱含深情地表白:
  • 读书交流会上,主持人请你用一句古代诗文形容
  • 简要说明我国汽车工业走向世界经历了哪几个阶
  • 请简述贾诩两次向君主进言的内容,并概括贾诩
  • 简述国家为何在雄安设立新区(6分)
  • 简述人们认识和应对地震的发展过程。(6分)
  • 《晏子春秋》中,晏子死后,景公感叹“吾失夫
  • “雨”在诗词中是常见的意象。如杜甫写到的春
  • 简要概括大数据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影响。(6分
  • 说明中国画朴素美的魅力是什么?(3分)
  • 为什么蒙古牧民会用“诺日古拉”形容长调?(
  • 明清家具的“文化感”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 在下面每个角色后的横线上写出一个恰当的熟语
  • 概括“西北风”音乐的特点。(4分)
  • 请你就“华阴老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