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补写句子:留守儿童不是一个抽象的群体,【 】,有着独特的年龄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31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6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3936  浏览:

【问题】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留守儿童不是一个抽象的群体,【    】,有着独特的年龄结构、个性特征和多样需求。关爱留守儿童不能笼而统之,而应该在“精准”上下更多功夫。【    】?精确数字一直付之阙如,而各种统计又莫衷一是,倘若连底数都摸不清,那就谈不上摸清情况、给予关爱,遑论在此基础上的精准帮扶、因人施策。因此,【    】,正是迈出“精准关爱”的关键一步。

【参考答案】
    ①而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组成
    ②全国究竟有多少留守儿童
    ③摸清留守儿童底数
    【得分点】这个语段的话题是——对留守儿童的“精准关爱”。第一处横线前句子中的关键词是“不是”“抽象的群体”,必须要在第一处横线处获得照应,所以,用“而是”照应“不是”,用“具体的(或:鲜活的等)个体”等类似词语照应“抽象的群体”,于是该横线上可填“而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组成”。第二处横线前句子中的关键词是“不能笼而统之”“精准”,横线后句子中的关键词是“精确数字”,再看横线末的问号,可推知,此句应该是就全国留守儿童的数量发问的,于是此横线上可填“全国究竟有多少留守儿童”。第三处横线是以“因此”领起的对上文的总结,横线前说的是只有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才能精准帮扶,横线后强调的是“精准关爱”的关键。前后关照,此处可填“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①得分点:“而是”“具体的(或:鲜活的等)个体”各1分,满分2分;②得分点:“全国留守儿童”、设问句,满分2分;得分点:“摸清”“留守儿童底数”每点1分,满分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苏轼在《赤壁赋》中假托苏子口吻阐述变与不变的道理,他说从变的
  • 下一篇:修改句子:对于某些社会现象,只有从道义上进行谴责,才会对这个
  • 【推荐文章】

  • 先帝深知诸葛亮“谨慎”,结合《出师表》说说

    【问题】 12.先帝深知诸葛亮 谨慎 ,请结合《出师表》说说诸葛亮的 谨慎 体现在哪些...

  • 小说《西游记》中的白龙马在取经过程中表现出

    【问题】 小说《西游记》中的白龙马在取经过程中表现出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 杜甫《登楼》在语言上特别工于各句(末句除外

    【问题】 杜甫《登楼》在语言上特别工于各句(末句除外)第五字的锤炼。请你给合其中...

  • 请你给最美的逆行者-钟南山院士拟写一则颁奖

    【问题】 请你给最美的逆行者-钟南山院士拟写一则颁奖词。 【参考答案】 您是最美逆...

  • 写出唐宋诗词之最:最消瘦的人——帘卷西风,

    【问题】 22.唐宋诗词中有许多诗句饶有趣味,如 最消瘦的人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 《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求学如此艰难,但他为

    【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求学如此艰难,但他为何没有放弃? 【参考答案】 以...

  • 【最新文章】

  • 苏轼在《赤壁赋》中假托苏子口吻阐述变与不变
  • (5)人们常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
  • (6)《 十二章》中▲告诫我们要广泛学习,坚
  • (7)毕业在即,我在同桌的青春纪念册上写下
  • 假如有一个外地旅游团来到了你的家乡,向你打
  • ⑦《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表现月
  • ⑧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赞叹今天的无产阶
  • 概括主要内容:“北京一号”小卫星去年10月27
  • 句子排序:墨学沉睡了2000年,这2000年,正好
  • 杜甫风格与李白迥异,他的许多佳句,都秉赋着
  • 古人诗词中不乏描写衰飒秋景的作品。但毛泽东
  • 铺叙、夸张、渲染是赋体的特征。就杜牧的《阿
  • 杜甫的《蜀相》,用【 】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
  • 苏轼在《赤壁赋》中告诫人们不能有丝毫的贪心
  • 修改句子:老师,此时此刻,①多少往事仍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