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选择一个角度鉴赏卢挚《[双调]蟾宫曲·田家》这支曲子的艺术特色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6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4350  浏览:

【问题】
    选择一个角度鉴赏卢挚《[双调]蟾宫曲·田家》这支曲子的艺术特色。(4分)
    [双调]蟾宫曲·田家
    卢挚
    沙三伴哥来,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
    小二歌昔涎剌塔,碌轴上淹着个琵琶。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
    【注】①昔涎剌塔:盖指口中流涎、身体邋遢的样子。②碌轴:脱粒用的滚子。

【参考答案】
    1.语言生动活泼
    ①采用了农村日常的口语,乡土气息浓厚。如三个孩子的名字是农村小孩的一般称呼,“沙三伴歌来”中的“”是语尾助词,“来”与三个名字连用,农味十足。昔涎剌塔是元代民间口语,意思是垂涎馋嘴的样子。
    ②人物描写形象生动。描写两位少年撞击西瓜的动作,用了一个“磕”字,写出了少年迫不及待而又马虎、随便的特点,富有典型的乡村情味。“小二哥”形象描绘得憨态可掬。衣着喇遢、看人吃西瓜看得流口水但水但却懒得动,像只琵琶躺在碌碡上。农村儿童往往身体较瘦却肚子凸起,像个琵琶,滑稽可爱,描写形象逼真。
    2.这支曲子环境描写来泻染气氛,烘托人物。“太公庄上,杨柳阴中”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典型的村庄环境,曲中三个人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活动,真实可信。“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两句扩大了读者的视野,丰富了画面的色彩,农村生活气息浓厚,人物活动环境典型。
    (观点1分,论述中举例正确1分、议例准确到位1分。从运用口语、人物描写生动来评述“语言生动”可以;仅评述人物描写生动,举“沙三伴哥”的例子或“小二哥”可以,两个都举也可以;评述用环境描写来泻染气氛烘托人物的特点,也可以。)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从体裁看,卢挚《[双调]蟾宫曲·田家》属散曲中的【 】。(1分)
  • 下一篇:联系《邹仆妻》全文,概括邹仆妻的思想品格。(2分)
  • 【推荐文章】

  • 宋之问《题大庚岭北驿》旨在写“愁”,却未着

    【问题】 宋之问《题大庚岭北驿》旨在写 愁 ,却未着 愁 字,但处处情致凄婉,愁绪满...

  • 根据《冬天的池沼——给WI》的写作时代背景和

    【问题】 根据《冬天的池沼 给WI》的写作时代背景和原稿下的注释,分析这首诗反映了...

  •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此语话意可

    【问题】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此语话意可概括为一成语【 】。(1分) 【参...

  • 根据你所了解的这次抗击疫情中“最美逆行者”

    【问题】 根据你所了解的这次抗击疫情中 最美逆行者 的事迹,用第二人称写一段颁奖词...

  • 小说《西游记》中的白龙马在取经过程中表现出

    【问题】 小说《西游记》中的白龙马在取经过程中表现出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 谢朓《从戎曲》写“从戎”,有人读出了从军赴

    【问题】 谢朓《从戎曲》写 从戎 ,有人读出了从军赴边的豪情,有人读出了被征服役的...

  • 【最新文章】

  • 刘大櫆《论文偶记》引用“虎变文炳,豹变文蔚
  • 《魏书·崔休传》中,请简洁的语言概括崔休的
  • 王夫之《小云山记》开篇先写大云山及周围群山
  • 王夫之《小云山记》第②段中,作者先说“小云
  • (5)白居易《卖炭翁》中,“【 】,【 】”
  • 归纳怎样做才能让我国科普工作更好地发展。
  • 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 仿写句子:啊,体育,你就是乐趣!想起你,内
  •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首联为我们勾勒了
  •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中间四句采用了什
  • 比较袁宏道《竹枝词》(其四)(其二)这两首
  • 有人说,袁宏道的诗“俚俗浅薄”,也有人说他
  • 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四首(其一)》前两句是
  • 《登岳阳楼》与《登楼》二诗,均为杜甫登临诗
  • 句子排序:和我们熟悉的古装剧相比,《少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