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美生灵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7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张炜  文章ID:54382  浏览:

【原文】
    美生灵
    张炜
    ①暮色中,河湾里落满云霞,与天际的颜色混合一起,分不清哪是流云哪是水湾。一群羊正在低头觅食。这些美生灵自由自在地享受着这个黄昏。这儿水草肥美,让它们长得肥滚滚的,像些胖娃娃。如果走近了,会发现它们那可爱的神情,洁白的牙齿,那丰富而单纯的表情。如果稍稍长久一点端详这张张面庞,还会【生出无限的怜悯】。
    ②没有比它们更柔情、更需要依恋和爱护的动物了。它们与人类有着至为紧密的关系,它们几乎成为所有食肉动物腹中之物,特别包括了人类。它们被豢养,被保护,却要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它们只吃草,生成的却是奶、是最后交出的肉体。它们咩咩的叫声,可以呼唤出多少美好的情愫。它们那神秘的、不可理解的互相倾诉和呼唤,那由于鸣叫而微微开启的嘴巴、上皱的鼻梁都让人感到一个纯洁的生命的可爱。
    ③【它们像玉石一样的灰蓝色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你,直到把你看得羞愧,看得不知所措。
    ④人在这种美生灵面前,应该更多地悟想。人一生要有多少事情要做,要克服多少障碍,才能走到完美的彼岸。这遥遥无期的旅程,折磨的恰是人类自己的灵魂,而不仅仅是这一类生灵。人类一天不能揩掉手上的血迹,就一天不会获得最终的幸福。这是人类的全体未曾被告知的一个大限、一个可怕的命数。在这个命数面前,敏慧的心应该有所震栗。
    ⑤温柔和弱小常被欺辱,可是生命的无可企及的美却可以摧毁一切。它最终仍然具有威慑力和涤荡力。
    ⑥三只小羊跟在它们的母亲身边,那种稚声稚气的咩咩声至为动人,它们的母亲对它们的呼叫几乎充耳不闻。它需要抓紧时间摄取更多养料,以便生成奶水来饲喂它们。它知道这些撒娇声,这嗲声嗲气的求告呼喊没有多少要紧。三个孩子没有使母亲注意它们,最后就自觉无聊地在一块儿戏耍起来,像赌气似的,离母亲尽可能远一点,用有些笨拙的、粗粗的、像木棍一样的前腿去踢踏绿草;或者是瞅准一个踽踽前行的小甲虫,用毛烘烘的嘴巴去触碰,打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喷嚏……这样的把戏玩了一会儿重又无趣起来,它们就一块向着远方奔跑,一蹿一蹿的,那是学着大羊们奔跑的样子。它们一口气跑到了河边。最后它们返回,从几只大羊的空隙中站直起来——它们想起了母亲,立刻惊慌失措地呼叫起来。它们的母亲也在寻找孩子——它们一抬头发现孩子们不见了。母亲的叫声比小羊的叫声要粗重有力多了。这遥遥相对的呼应此起彼伏,渐渐惊动了群羊。所有的羊都昂头发出了叫声,帮一个母亲或三个孩子。后来它们三个重新回到母亲身边,羊群才又开始寻找食物。
    ⑦羊们几乎毫无侵犯性,全身都蓄满了阳光。它们把这温暖和热量分赠人类,人类却对这宝贵的馈赠毫无感谢之情。他们已经习惯于从羸弱的生命里索取和掠夺,因为他们自己在同类中也常常这样去做。比起很多更弱小的生命来,人类几乎不懂得羞愧。他们更多的时间像羊一样吃草,有机会却要放下草吃羊。他们常常奢谈自然界的所谓“食物链”,却从来不研究自己与其他动植物所构成的“食物链”。在整个神奇宇宙的生命链条中,人类构成了多么可怕的一环。【作为某些个体,他们不乏优秀的悟者;作为群体,他们却是无知的莽汉。】他们在把整个星球推向毁灭的边缘,却又沾沾自喜地夸耀和骄傲……
    ⑧暮色苍茫中,这一群美生灵被霞光勾勒出一片剪影。它们驮着所剩无几的光明踽踽而行。在这生命进化的历史上,它们的确是一些跨过了漫长世纪的苍老的生命,它们也许懂得太多太多:关于这个星球、关于漫漫时光、关于生命的奥秘。
    ⑨原来它们颔下垂挂的那一缕胡须,远远不是什么滑稽的标志,而是某种深刻的象征。它们正因为对这个世界知晓得太多了,才这样听天由命。
    ⑩它们从来都没有停止去做的,就是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每天驮回最后一缕阳光。

【问题】
    6.第①节中“生出无限的怜悯”的原因是:【    】(2分)
    7.综观全文,概括将羊称作“美生灵”的主要理由:(3分)
    ⑴【    】
    ⑵【    】
    ⑶【    】
    8.第③节中“它们像玉石一样的灰蓝色眼睛”运用【    】修辞手法,主要作用是:【    】(3分)
    9.第④节末尾句中的“这个命数”具体指的是:【    】(2分)
    10.第⑦段写到:“作为某些个体,他们不乏优秀的悟者;作为群体,他们却是无知的莽汉。”联系上下文看,人类的无知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⑴【    】
    ⑵【    】
    ⑶【    】
    11.请就第⑥小节描写的某一特点作简要赏析(60字以内)(3分)
    12.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这篇记叙性散文探讨的是如何尊敬自然,善待生灵,与自然构成亲密关系的问题。
    B.文章开头写一群羊黄昏时分在河边觅食,如诗如画,又以“驮回阳光”作结,首尾呼应,结构圆合。
    C.本文感情基调明朗,直接赞美羊的那种毫无侵犯性的奉献精神,同时委婉含蓄地批判了人类的野蛮索取和掠夺行为。
    D.本文感悟独特、思考深刻,所谈的是人类自身的美丑、人类自我拯救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
    E.本文感情真挚,立场鲜明,在赞美羊的奉献精神的同时,批判了除羊之外的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灵的丑恶,发人深省。
    F.本文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刻画羊的形象,表现对羊的怜悯之情。

【参考答案】
    6.答题的主要方向在第②小节。下面几句都可认为是正确的:“它们几乎成为所有食肉动物腹中之物,特别包括了人类。”“它们被(人类)豢养,被(人类)保护,却要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它们只吃草,生成的却是奶、是最后交出的肉体。”(2分)
    7.①模样和神情纯洁可爱;②温顺善良,毫无侵犯性,群体充满和谐与温情;③无私地馈赠和奉献一切④深刻理解世界,顺应天命。(写出任意三点、意对即可,每点1分,共3分)
    8.比喻。(1分)写出了羊的纯洁、无私、美好,意在与人的贪婪、自私、丑恶形成对比,引发人们对自身命运进行思考,对自己对待这类弱小生灵的行为进行反思。(大意对即可)(2分)
    9.人类一天不能揩掉手上的血迹,就一天不会获得最终的幸福。(2分)
    10.①对其他生命的馈赠毫不感激;②习惯于对羸弱的生命进行索取和掠夺;③对同类也要进行掠夺甚至杀戮,且不懂羞愧;④把整个星球推向毁灭的边缘,还沾沾自喜地夸耀和骄傲。(写出任意两点得1分,共3分)
    11.描写的主要特点:描写生动、细腻,如运用拟人手法、拟声词“咩咩”、嬉戏时的动作描写等形象地表现了羊群的和谐和温情,极富感染力。如重点写“动作描写及作用”等也可,只要分析有据有理即可。对描写特点的判断基本准确得1分,阐述比较完整得2分。
    12.(BD)(A.“记叙性散文”错,应为“哲理性散文”,后面“探讨的是”也有提示作用;C.“委婉含蓄”错;“毫无侵犯性的奉献精神”表达不当;E.“批判了除羊之外的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灵的丑恶之处”错;F.“夸张”没有,且对主题思想的分析不正确)(6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青花字
  • 下一篇:①研究的过程就是【 】和【 】的过程,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提问题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