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9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4515  浏览:

【原文】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在药则未为良时。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①,须取无茎叶时采,则津泽皆归其根。欲验之,但取芦菔、地黄辈观②,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有苗时采,则虚而浮。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如今之紫草,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皆不可限于时月。
    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③。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盖常理也。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如筀竹笋④,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筀。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谓之晚稻。一物同一畦之间,自有早晚,此物性之不同也。岭峤微草⑤,凌冬不凋;并汾乔木⑥,望秋先陨。诸越则桃李冬实⑦,朔漠则桃李夏荣。此地气之不同也。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此人力之不同也。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六《药议》)
    [注]①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茎叶枯萎后能继续生存,次年春又可发芽,故称。②芦菔、地黄:草药名。芦菔,即萝卜。③愆(qiān)伏:阴阳失调。这里指气候变化。④筀(ɡuì)竹:一种竹子。⑤岭峤:泛指五岭地区。即今广西、广东、湖南交界处。⑥并汾:泛指北方地区。约今河北、山西一带。⑦诸越:即百越。古代南方越人的总称。也指其居住地,即今浙、闽、粤、桂等地。

【问题】
    22.文中提及的“白乐天”,是指唐代文学家【    】。(1分)
    23.下面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古法采药多在二、八月,只是因为此时采药者容易从芽、苗上加以辨识。
    B.地势高低不同,植物的生长期也不同,有白乐天《游大林寺》诗句为证。
    C.南方桃李冬天可结果,北方桃李夏天才发芽,这是地理气候不同的缘故。
    D.同一块地里的庄稼,施加的人力不同,其生长、成熟的早晚也各不相同。
    24.文中举“芦菔、地黄”与“紫草”为例,在写法上有何作用?(3分)
    25.第二段写采药须考虑植物生长的内外因素,其中内在因素是指【    】。(2分)
    26.联系全文,揭示作者的写作意图。(3分)

【参考答案】
    22.白居易(1分)
    23.C(3分)
    24.通过正反对比,点明“有宿根”药草和“无宿根”药草采集的良好时机(“须取无茎叶时采”、“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3分)
    25.(不同的)植物特性(或物性)(2分)
    26.指出古法采药固定月份的错误,提倡应根据植物不同入药部位和生长条件来确定采药时间。(3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大母早岁无子,大父因娶章大家①。三年,大母生吾父,而章大家卒
  • 下一篇:样式雷的屋顶与悬链线
  • 【推荐文章】

  • 野望

    【原文】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 “蝴蝶效应”和“混沌理论”

    【原文】 蝴蝶效应 和 混沌理论 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混沌学开创人之一洛...

  • 小鸟,你好

    【原文】 小鸟,你好 陆星儿 ①车子开出医院大门,我立刻摇下车窗,探出头,心飞翔了...

  • 南湖早春①

    【原文】 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

  • 武陵春①

    【原文】 武陵春①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淡黄柳

    【原文】 淡黄柳 姜夔 (原序)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①异,唯柳...

  • 【最新文章】

  • 野望
  • 孤独的守望
  •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
  • 游翠微峰记
  • 共享单车的“尴尬”
  • 家园
  • (9)x-j-p曾引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
  • “蝴蝶效应”和“混沌理论”
  • 小鸟,你好
  • 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进,于是为商旅,赁
  • 13.下面内容出自《论语·公冶长》,选择其中
  •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现,宇宙中
  • 乡音
  • 辨《晏子春秋》
  • ①有个孩子问,为什么中国古代建筑都是木结构